请稍候...关闭

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18章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4

  國土太大不好治理?
  蘇詠霖笑著搖了搖頭,並不認可。
  大明還沒有到極限,就算沒有火車的出現,大明的統治也還沒有到達極限。
  更遑論火車壹旦出現,鐵軌鋪到什麽地方,大明的統治就會延伸到什麽地方,鐵軌會壹直延伸,道路也不會不斷延伸。
  所以,大明絕對不會停下腳步!
  就是這樣!
  “數百年前,統治華夏的唐國就曾經把疆域擴展到比現在的大明還要大的規模,大軍遍及四海,也未曾言統治之辛苦,虎塔,我告訴妳壹句大明的諺語,叫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唐國能做到的事情,大明也能做到,並且會比唐國做得更好,蔥嶺以東包括蔥嶺之地,我壹定要占據,我看看……恩,不如這樣吧,這裏,有壹個大湖泊,這裏,是遼國國都所在地,這裏,是蔥嶺。”
  蘇詠霖用手指點了點地圖上的三個點。
  “就以這三個點所連成的線作為分割線,這三點以東,包括這三個地方,歸屬大明,往西,都是花剌子模國的,大明絕不幹涉,這樣的分配方式,妳們覺得如何啊?”
  蘇詠霖所指的三個點,就是巴爾喀什湖、西遼首都虎思斡耳朵和蔥嶺,以其最西端三點連成壹條線,以東屬大明,以西歸屬花剌子模國,這在蘇詠霖看來是比較合理的分配方式。
  因為消滅西遼的絕對主力壹定是大明,而不是妳這個還沒有掙脫宗主國控制的藩屬國。
  以壹個藩屬國的身份和壹個超級大國談合作,幫助妳們擺脫控制,說什麽也要多分壹點好處給超級大國才是,對吧?
  蘇詠霖的要求就那麽多。
  虎塔和阿蘭看著蘇詠霖的地圖,感受了壹下蘇詠霖對領土的渴望,齊齊咽了口唾沫,想說些什麽,但是卻感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好像也沒什麽可說的。
  畢竟自己是有求於人的壹方,現在人家開價,自己實在沒有什麽討價還價的立場。
  除非可以靠著自己的力量掙脫西遼的控制,那麽就能和大明平等對話了。
  現在來看,想要和大明平等對話還是壹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虎塔把蘇詠霖的意思完整的轉達給了阿蘭,作為伊勒·阿爾斯蘭國王的特使,阿蘭做了壹番認真的利弊權衡之後,答應了蘇詠霖的要求。
  “只要明國能夠出兵幫助我們拜托遼國的奴役,並且承認花剌子模國,並且與我們建立平等友好的兩國關系,那麽這個條件我們就可以接受,絕對不反悔。”
  蘇詠霖似笑非笑的打量了壹下阿蘭。
  “作為使節,妳有這樣的權限嗎?這個權力是妳們的國王授予妳的嗎?”
  虎塔翻譯,阿蘭點頭。
  “對於花剌子模國來說,首要目標是擺脫控制,然後才是其他,若是不能擺脫遼國的控制,受制於人,談論其他的事情就毫無意義了。”
  中肯的,實際的,可以鼓勵的。
  蘇詠霖微笑著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那麽我想我們可以定下壹個約定,我寫壹封親筆信給妳們的國王,妳們帶回去給他看,咱們約定時間,共同起兵,覆滅遼國,各取所需。”
  “這樣就最好不過了!”
  虎塔和阿蘭都很高興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前來中都走壹遭沒有白費,他們沒有白白花費這壹年的時間,他們完成了他們想要完成的目標。
  之後,蘇詠霖大擺宴席請他們吃了壹頓飯,又給他們簡單置辦了壹些辛苦禮物,便安排壹支騎兵隊護送他們離開中都,往河西行省的方向走去,從河西行省進入大戈壁,踏上返回之路。
  他們離開之後,蘇詠霖開始著手準備自己的大戰略計劃。
  進攻西遼需要用到數量不菲的騎兵部隊,需要和西遼騎兵主力打壹場決戰,壹戰覆滅之,就基本上可以奠定明軍的勝利。
  但是勝利之後明軍還需要相當的兵力駐防當地,並且剿滅壹些對明國不友好的部族勢力,開始逐漸恢復對當地的正常治理。
  雖然說西域之地是古往今來歷代大壹統政府都要伸手過去管理的地方,但是究其根本,真正意義上對西域之地展開正常統治的王朝還是比較少的,真正設下行政體系管理的時期也並不多。
  絕大部分時期,中央對西域都是羈縻統治。
  蘇詠霖是打算認真經營這些地方,使之真正意義上並入華夏本土的,所以對西遼所占領的地方,包括羌塘之地,都很有些想法。
  為了認真經營,當然設下行省是最好不過的。
  他打算參考唐朝對西域的管理和統治,以天山作為分界線,天山以北設北庭行省,天山以南設安西行省,將這兩大行省分統西域之地,在這裏建設較為完善的行政管理體系。
  然後為了進壹步在這裏紮根生存並且徹底同化當地,蘇詠霖還打算搞類似於生產建設兵團壹樣的存在。
  他計劃以軍隊、軍隊家屬和內地移民作為明國治理同化當地的依仗,在各個宜居綠洲發展農業生產,建設水利工程和交通,並且大力開發當地的商業屬性,利用地理優勢發展與花剌子模國、古爾王朝等國家的商業貿易。
  到時候他打算建立天山南線和天山北線兩條非常完善且安全的商業交通路線,以此吸引中亞地區的商人們廣泛往來於此,帶動沿線的經濟發展,進壹步穩固明國在當地的統治。
  願意參與到這個大生產過程之中的各族人民可以被接納,成為大生產行動的壹份子。
  而野心勃勃試圖破壞這壹切的,就必須要徹底剿滅,趕盡殺絕,使之成為大生產運動的“養料”。
  至於更南邊的羌塘地區,其實根本就不足以進入蘇詠霖的大戰略之中。
  簡而言之,就是沒什麽統戰價值。
  自唐末全球氣候轉變以來,羌塘之地的農業生產狀況壹落千丈,已經完全無法支撐起壹個如吐蕃帝國那般可以硬懟巨唐的千萬級別人口的國家了,氣候的變遷使得羌塘之地逐漸淪為雪域高原壹般的存在。
  氣候寒冷,大部分地區都無法種植青稞,吐蕃帝國時代重要的人口聚居地——河湟之地現在完全歸屬明國統治,也不能為高原提供什麽生產助力,所以現在的羌塘之地實在是沒有排面。
  蘇詠霖估計現在的羌塘之地總共的人口加在壹起也就壹百萬左右,不能更多了,更多的根本養不起。
  至於政治狀況,則更加糟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