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83章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4

  王寵的部下們商量來商量去,基本統壹了思想。
  那就是不想為李顯忠的功勞而葬送自己的性命。
  大家根本不是壹路人。
  李顯忠到底是西軍出身,和川蜀派系的軍官關系匪淺,進入趙構嫡系那也是後來的事情,更別說禁軍大洗牌之後,李顯忠這個趙構嫡系的身份反而顯得有些尷尬了。
  因為趙昚和趙構關系不和已經不是什麽秘密,趙構這個太上皇至今還留在溫州沒有返回臨安,還不足以說明什麽嗎?
  現在的禁軍基本上都是趙昚的親信,王寵也早就投效了趙昚,是趙昚壹手提拔起來的,和李顯忠明顯尿不到壹個壺裏。
  王寵如此,他的直系部下也是如此,大家都和李顯忠這個外來人沒什麽關系,也沒什麽好感,現在他還逼著大家做那麽危險的事情,更是直接轉為全員惡感。
  於是他們建議王寵做點什麽,保住大家的性命。
  “將軍,您是咱們的主心骨,您得幫幫咱們啊。”
  “將軍,李顯忠讓咱們壹起送死,這種事情咱們不能做。”
  “將軍,那李顯忠和川蜀軍隊有舊交,和咱們倒是沒什麽來往,肯定傾向於他的舊交而不是咱們,咱們和川蜀軍隊又沒有什麽往來,何苦賠上自己的命和成全了他李顯忠?”
  部下們實在是可憐,王寵自己也不想送死,但是又擔心明軍李顯忠在戰後以此為由頭找自己的麻煩,思來想去都是個死局。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現在去南陽,九死壹生,或者說,壹定會死,基本上活不下來。
  逃命回南宋,發動京城的人脈關系好好走動壹番,活下來和死掉的概率是五五開。
  壹個是九壹開,壹個是五五開。
  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於是王寵心壹橫,怒道:“他李顯忠要用老子的命換他自己的前程,這種事情老子才不會讓他如願!走!他不給咱們活命,咱們自己想辦法活命!好死不如賴活著,管他襄陽如何,活著才有希望!”
  “將軍高見!!!”
  屬下軍官們大喜過望,立刻將這個事情告訴了軍隊士兵。
  士兵們聽說王寵決定帶著他們跑路活命,壹時間也不在乎王寵和軍官們過去是怎麽欺負他們的了,對王寵那叫壹個感恩戴德。
  被欺負歸被欺負,但是卻能活著,要是死了,壹了百了,連筆撫恤金都要給官僚們貪汙掉。
  整支部隊以驚人的速度和效率達成了壹致,宋軍中的上下利害關系從未如此統壹過。
  這大抵是如今他們都處在壹個被壓迫者的身份上,所以不管官大官小,全都站在了壹起,達成了驚人的反李顯忠統壹戰線。
  所以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李顯忠顯然沒有參透這個道理。
  王寵率部逃跑之後,還不忘按時給李顯忠傳遞假消息,告訴李顯忠他們今天到了什麽地方,明天到了什麽地方,後天又到了什麽地方,遇到了多少明軍,怎麽作戰之類的。
  為了順利逃跑而不被過早發覺,王寵也算是絞盡腦汁了,這份心思要是用在戰事上,或許也能打壹個比較好看的局面,可惜,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該說不說,王寵的運氣不算太差。
  因為就在他掉頭往東向光州方向逃跑大概五個時辰以後,陷陣軍副將裴樂和書記官蘇佳年就帶著壹萬兩千名精銳鐵騎抵達了比陽縣。
  當他們得知這支宋軍掉頭往回跑的消息之後,頓時感到十分意外。
  “跑了?”
  “那麽快?”
  “什麽情況?情報泄露了?”
  “不應該啊,宋軍能有什麽情報能力?”
  裴樂和蘇佳年原本需要達成的目標是聚殲這支來犯宋軍,但是當他們根據情報抵達比陽縣之後才知道這支宋軍停留在比陽縣壹陣子以後調頭往回跑,速度極快,遠超進軍速度。
  可謂是轉進如風。
  這就讓裴樂和蘇佳年十分無語。
  眾所周知,南宋朝廷對明國是單方向透明的。
  他們的行軍作戰計劃還沒有傳遞到基層部隊,就已經為蘇長生所知。
  蘇長生再迅速派人將消息傳遞給中都和河南兵團司令官張越景,壹式兩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宋軍的整個進軍計劃,張越景早就知道了。
  包括他們從臨安出發之後,壹直到抵達安慶府登陸,再到前往信陽縣駐紮,這個過程張越景都知道。
  這份情報的真實性和價值非常高,因為行軍計劃是不能輕易改變的。
  古時候打仗,大軍前進路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個先行,基本上就鎖死了大軍前進的路線。
  大軍前進的時候,需要提前知會行軍路上的地方進行準備,讓地方官員出動民夫為大軍準備住處和食物,否則大軍就算可以自己攜帶口糧,住處也很難搞定。
  到時候萬壹刮風下雨還要露宿,會引發兵變的。
  然而封建軍隊糟糕的軍紀使得軍隊成為地方官府和百姓的噩夢,地方官府無不盡力推卻、使出渾身解數避免大軍從自己的轄區內經過。
  壹旦得知大軍要從本縣境內經過,地方官府先是懵圈,然後嗚呼哀哉,最後無奈的認命,哭喪著臉趕快進行準備。
  官府要準備,民間也要準備,不管富戶貧困戶,能潤外地的趕快潤外地,逃不走的就趕快潤到縣城內,把家產什麽的都湊活湊活埋了,地方官則趕快加固城門,且準備好大軍需要使用的物資放在城外。
  等軍隊抵達,縣城城門緊閉,城內男女老幼嚴陣以待,地方官登上城樓查看情況,同時在心裏使勁兒的祈禱這幫臭丘八好歹要有些良心,要有些軍紀。
  如果大軍拿了東西就走,那當然萬事大吉,要是大軍拿了東西還不走,還要在城外露營騷擾之類的,那才是完全的噩夢。
  壹直到確定大軍離開縣域之後兩三天,地方官才敢打開城門,恢復正常生活秩序。
  這還不算完,因為還要防範大軍潰敗之後亂兵來襲亦或是大軍凱旋過境,那同樣是壹場噩夢,別指望封建軍隊對民眾能有什麽好心思。
  所以說文官們往往對於使用軍隊作戰懷有先天的抗拒,除了不想讓武將奪權之外,實在是戰端壹開,地方四五年建設的成果就要毀於壹旦,成本太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李顯忠的進軍路線是毫無疑問的,要是貿然選擇其他路線或者臨時變更,真的會鬧出大事,這樣的事情是武將所不能承擔的。
  所以張越景提前在信陽壹帶安排了數量較多的檢驗豐富的兵團哨騎,而天網軍也在這壹帶布置了不少經驗豐富的密探。
  唯壹有些問題的是,這壹次南宋樞密院給了主將李顯忠較大的自主權,沒有像之前討伐農民軍那樣直接指定進攻計劃不允許前線將領違背,這就給情報工作帶來了壹些麻煩。
  然後他就得知宋軍方面要出動五萬人的主力越過邊境線進攻南陽縣的消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