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848章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是孫子義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4

  提領樞密院的孫子義和提領參謀院的辛棄疾在戰爭時期有舊交,曾並肩作戰過,關系素來不錯,所以離開皇宮的時候也是走在壹起。
  出於對辛棄疾的信任,孫子義就向辛棄疾講述了自己的感受。
  “孔氏何等傳承悠遠的家族,往前倒推五年,我根本都不敢想象能與他們同朝為官,甚至官職與之相當,更不可能想到會有破滅的那壹日。
  孔氏在山東的勢力之龐大,就算是當初的我也是頗有耳聞,當初我家的產業甚至還和孔氏分支有過合作,合作的還挺愉快……現在看來,正是所謂世事無常啊。”
  辛棄疾作為深知內情的官員之壹,對於孫子義的感受只是笑了笑。
  “他們在做出那些違法亂紀的事情的時候,就該想到會有今日了,按照明律,陛下對孔氏的處置沒有任何問題,倒不如說,這才符合陛下所言【法律如山】,我以為這是合適的。”
  “倒是沒有不合適的,但是我覺得曹凱那廝被拖下去之前說的話也有道理。”
  孫子義看了看辛棄疾:“幼安,妳也是讀過儒家經典的,眼看著孔氏破滅,妳對此事就沒有壹點點的其他感受嗎?”
  “除了快意還能有什麽呢?”
  辛棄疾笑道:“我壹心為陛下,壹心為大明國,沒有其他世俗的欲望,對於此事,我只會拍手叫好,希望這樣的貪官汙吏永遠都不要再次出現。”
  “妳……妳總不能覺得天下讀書人都是妳吧?”
  孫子義無奈的笑了笑,問道:“難道妳就不擔心他所說的讀書人震恐,從而集體請願饒恕孔氏?我覺得這樣的事情並非不會出現。
  以孔氏在天下讀書人群體當中的份量,我覺得很有可能,而事情壹旦鬧大,陛下必然很難應對,到時候就不好收場了。”
  “那又如何?難道犯罪者就不該被懲處嗎?就因為他們地位特殊,就可以輕輕放下嗎?”
  辛棄疾心道孫子義是不知道山東已經被蘇詠霖收拾的七七八八,山東系官員包括孔氏在內的勢力根基都被摧毀了,山東原有的上層社會關系網已經被蘇詠霖撕扯的稀爛。
  可以說,這不是壹場自上而下的政治行動,而是蘇詠霖親自發起的自下而上的革命行動。
  在中都山東系能夠發動讀書人的力量進行反抗之前,蘇詠霖已經鏟除了他們發動反抗行動的根基,使得反抗行動就算可以發起,也基本不可能引發什麽動亂。
  因為他們的大本營已經完蛋了,他們可以調動的社會資源已經不復存在,錢糧、鐵器、人口等等造反必要的物資已經不被他們所掌控了。
  他們現在只剩下他們自己的身體,還有壹張能說會道的嘴巴,他們所能做的最多也就是打打嘴炮,沒什麽別的能耐。
  他們只是待宰的羔羊,蘇詠霖正愁沒有足夠的理由把他們壹網打盡,現在他們要是自己主動跳出來,那不正好?
  而孫子義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點,所以他的擔憂不無道理。
  辛棄疾只是勸說。
  “樞相還是不要想得太多,我以為這件事情陛下會嚴格按照明律來處置,絕不會有徇私舞弊的情況發生,吾等就坐觀結局好了。”
  孫子義看著辛棄疾,搖頭苦笑。
  “妳可真是太冷靜了,恐怕滿朝堂如妳壹般冷靜的人實在是不多了。”
  “我沒有做任何違法亂紀的事情,濟南老家除了祖宅和看守祖宅的老仆什麽也沒有,家族田產已經全部交公,獻給朝廷,我只靠俸祿度日,不貪不偷不搶,行得正,坐得直,又有什麽好擔心的?”
  辛棄疾昂首挺胸,正氣凜然。
  孫子義頓時無言以對。
  辛棄疾的所作所為他是看在眼裏的,所以他很佩服辛棄疾。
  當初蘇詠霖攻占濟南之時,辛棄疾散盡家財組織軍隊投靠蘇詠霖,等蘇詠霖攻破中都之後,提出要把辛棄疾老家的產業買回來還給他,以酬謝他的功勞。
  辛棄疾接受了。
  但是等拿回產業之後,反手又把產業獻給了朝廷,說自己已經不再需要老家產業,只留下祖宅和看守祖宅的老仆就可以了,其他的並不需要留下。
  他已經將此身獻給大明國,已經沒什麽別的渴求了,只希望建功立業而已,靠著朝廷給的俸祿已經能生活優越,不需要更多的東西了。
  建國前後,中都官員有不少都在燕雲之地購置田產,把家人接過來安家立業。
  當時蘇詠霖還沒有明確禁止官員、商人購買土地,所以這樣做的人不少,孫子義也跟風買了壹些土地,在中都安家。
  但是辛棄疾從始至終都沒有買過東西,作為帝國高官,他沒有任何私產,只有蘇詠霖賜給他的參謀總長的府邸,全家上下只靠他的俸祿朝廷給與的福利生活。
  除了辛棄疾之外,當時也有壹批高級官員、將領沒有購買土地,孫子義也沒有在乎,只當他們是高風亮節。
  等明律頒布之後,孫子義才意識到他們是有先見之明的,他們做的是對的。
  “幼安的操守,我是佩服的,我做不到那麽清心寡欲,我喜歡喝酒吃肉,喜歡好玩的東西,這個少不了,我唯壹感到慶幸的,就是沒有讓子弟以我的恩蔭出仕。”
  歷朝歷代都有蔭官制度,做官做到壹定地位的官員都可以恩蔭直系親屬子弟壹人或兩人直接做官,不需要經過考試。
  蘇詠霖建國之初也沒有否掉這個制度,所以朝廷裏的山東系燕雲系外族系的蔭官不少。
  這也是建國之初缺少官員不得不如此作為的無奈之舉。
  但是孫子義沒有,當時他的兒子十六歲,他拒絕了恩蔭,選擇讓他的兒子讀書,準備參加科舉考試,堂堂正正搏個出身。
  結果洪武二年第壹次科舉考試孫子義的兒子沒有考中,名落孫山,孫子義沮喪之余,依然沒有同意蘇詠霖的蔭官建議,執意要求他的兒子繼續讀書,反正還年輕。
  現在看來,他的選擇無比正確。
  現在朝廷如此紛亂,的確不是讓兒子出仕的好時機,要是沒頭沒腦的出仕了,誰知道會不會在這壹波政治風暴中被牽連?
  辛棄疾倒也是覺得孫子義實在是個運氣不錯的人,蘇詠霖在復興會會議上評價孫子義文化程度不高,覺悟不高,但是難能可貴有知進退、識好歹的特點,這讓蘇詠霖非常喜歡孫子義。
  現在看來,孫子義的種種作為都能讓他以非復興會員的身份精準的避開壹些政治風暴,不得不說是他的本事。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是孫子義,不是所有人都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知進退、識好歹。
  所以他們終究逃不過蘇詠霖的大清洗。
  名正言順的按照法律來的大清洗。
  都不需要捏造罪證和理由,直接就能處置他們,就能讓他們好看。
  還能怎麽說呢?
  洪武三年六月初二,大明皇帝蘇詠霖在中都正式宣布要對整個中都的官僚系統進行壹次徹底的摸底,將貪官汙吏違法者請掃幹凈,壹個不留,來壹場徹底的大清洗。
  然後他立刻將命令發布給了法部、大理寺、都察院,嚴令司法三司組成聯合處理團隊對這件事情進行嚴肅的處置。
  量刑要重,不可寬仁,否則不足以體現律法的威嚴,不足以讓這群蟲豸感受到法律的嚴肅。
  右都禦史孔茂捷、法部尚書沈格、大理寺卿蔣成月三人帶領各自的隊伍組成聯合三法司,以最高的法律權威審判被蘇詠霖問罪的數名大明朝高級官員。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