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444章 中都再見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1

  失敗的確是真實存在的。
  但是就金軍高層自己分析,這壹戰的失敗,完顏亮雖然要負主要責任,但是換了別人來,未必就比完顏亮做得更好。
  這壹點完顏毅英看的比較清楚。
  “說真的,這壹戰就算不是那昏君指揮,換了其他人來,也未必能討到好。”
  完顏毅英苦笑道:“整個河北、山東都給他堅壁清野了,守城兵卒寧死不降,戰力極強,蘇詠霖壹個起事不到兩年的反賊,是怎麽辦到的?諸位,妳們能為我解惑嗎?”
  沒人能為他解惑。
  因為其他幾人也不知道蘇詠霖到底是怎麽辦到的。
  他是怎麽動員數以百萬計的民眾實現全面的堅壁清野?
  是怎麽讓他們乖乖聽令而不反對?
  是怎麽安排他們的吃穿用度不出現饑餓?
  強制力嗎?
  如果是強制的,那需要多少軍隊才能辦到?
  以完顏奔睹這種老資格的將軍來看,同樣的事情換成金軍來辦是決然不行的。
  但是換壹種辦事目的,比如說是搞三光政策,金軍絕對可以辦到和光復軍壹樣的程度,不說十室九空,十室十空還是能辦到的。
  金兵可以挨家挨戶殺掉每壹個人,搶走每壹份財物,掠走每壹個他們看上的美女或者美男,夷平每壹棟房屋,讓鮮血浸滿每壹寸土地。
  搞這個,他們很在行。
  只要人數足夠,皇帝允許,他們壹個月就能讓河北變成人間地獄,看不到壹個活人,連活物都不壹定看的到。
  而光復軍卻用這種和金軍的獸欲同等程度的組織力組織了這前所未有的堅壁清野,把整個河北變成了自己的戰略縱深,逼得完顏亮硬生生自己走上了絕路。
  金軍不是敗在軍隊的戰鬥力上,而是敗給了這群賊軍的超強組織力。
  “這群反賊很不壹般,別的反賊造反都是四處流竄到處破壞,做事和匪徒差不多,而這支叛軍卻仿佛……仿佛是壹個……”
  紇石烈良弼遲疑著說道:“朝廷?”
  其余三人面面相覷,但是都很明智的沒有繼續說下去。
  因為他們都已經意識到了。
  他們已經無力阻擋光復軍這個團體的發展了。
  他們現在想的是逃命,逃命回去了還要考慮生存,光復軍壹旦反推到燕雲,他們還要繼續逃命。
  中原之主花落誰家?
  還會屬於金國嗎?
  沒人能預測。
  時間緊迫,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感懷未來,他們必須要抓緊壹切時間完成撤退部署,要讓大多數的精銳戰兵離開圍城大營,所有重要人物壹起離開圍城大營,全部前往北清河以北的騎兵大營集合。
  然後準備跑路。
  簽軍大營的指揮官就還是眼下的安排,不去拆散,直接就把他們放棄在這裏,對他們隱藏全部的訊息,什麽也不讓他們知道。
  反正大部分也是漢人,放棄了就放棄了,剩下少數女真人……怪他們運氣不好,偏偏被分配在了這裏,不拋棄妳拋棄誰?
  就和包圍歷城外圍三鎮和禹城、齊河城的少數女真正兵壹樣,這群沒辦法帶走的女真人就必須要放棄,不怪別人,就怪他們運氣不好。
  圍城大營必須要留人下來做個樣子,不能高層全部撤走,就留下壹群小蝦米,那任誰也能看出來情況不對。
  必須要留下壹名高層指揮官和壹支精銳部隊壓陣,再騙城內光復軍數日,給大軍撤退爭取足夠的時間。
  總之不能叫光復軍主力追上他們,最好不要叫光復軍主力發現他們。
  這個任務交給誰來辦,那就是個問題了。
  大軍走了,他要殿後到最後壹刻,還要繼續和光復軍過招,在刀尖上跳舞,壹個不小心,可能就人鬼殊途了。
  誰願意做呢?
  大家都是聰明人,都知道這裏頭有多大的風險,很可能會死在這裏,所以誰也不願意觸這個黴頭。
  壹陣令人尷尬的沈默之後,紇石烈良弼站了出來。
  “我來吧。”
  完顏奔睹皺了皺眉頭,面露不忍之色。
  “良弼,妳是當朝樞密使,身兼重責,不能親身犯險。”
  “那讓誰來呢?”
  紇石烈良弼看了看完顏毅英和移剌成,笑了笑:“還是我來吧,至少我是心甘情願的。”
  完顏奔睹看了看完顏毅英和移剌成,見著兩人躲閃的眼神,便知道兩人不會願意留下來冒險。
  無奈之下,完顏奔睹只能點頭,說道:“我把我的親兵撥給妳二百,關鍵時刻,他們會護著妳殺出重圍,記得帶夠食糧,壹路狂奔,我們中都再見。”
  “中都再見。”
  紇石烈良弼拱拱手,接下了留守重任。
  移剌成和完顏毅英有些愧疚,於是壹人撥給紇石烈良弼壹百五十人的精銳親兵,湊足五百人,加上紇石烈良弼自己的親兵,覺得差不多能護他周全了。
  時間緊迫,完顏奔睹立刻著手安排撤退事宜,調遣圍城大營各精銳部隊離開圍城大營,又從簽軍大營調了壹萬人填補空缺。
  隨後,高級將領和朝中文官接二連三趁著夜色離開了圍城大營,前往騎兵大營集合。
  各軍將領、軍官紛紛向士兵們宣布準備撤退的命令。
  士兵們早已厭戰,不想繼續打下去,聽到這個命令欣喜異常,紛紛按照軍官的命令做準備。
  不過命令內容有點奇怪。
  除了糧食、盔甲和兵刃,其他的都不要帶,盡量減少攜帶物品的數量,因為撤退的速度要求很高,不要讓馬匹太過勞累。
  士兵們不明白為什麽要這樣,那麽多帳篷、生活物資用品還有他們劫掠而來的財物都不能帶了?
  明面上的命令的確是這樣的,除了糧食盔甲和兵刃,什麽都不要帶。
  但是不少軍官自己也很不滿意這樣的命令,覺得上面是在瞎胡鬧,大家辛辛苦苦南下掙來的錢都不讓帶?
  開玩笑。
  於是軍官們睜壹只眼閉壹只眼,讓大家自己想辦法。
  於是有的士兵就把錢塞在了糧食袋子裏,把糧食減少,帶更多的錢。
  或者自己身上多藏幾個袋子,裏面裝滿財物。
  又或者把裝著箭支的馬兜裏裝滿錢財,鞋子裏裝滿錢財等等。
  壹路南下,很多士兵都發了壹筆小財,賺了不少錢,他們可不願意丟棄這些財物,寧願少帶些糧食、箭支,也要把錢帶上。
  出發時間是第二天上午午時壹刻,吃過飯後出發,兵分三路,分別北撤。
  北清河以南的簽軍大營和圍城大營則沒有得到任何相關的消息,還是壹樣的準備,就等著上面什麽時候下令,把他們統統送上戰場去死。
  他們又是悲哀,又是麻木,不知道怎麽改變現狀。
  紇石烈良弼緊鑼密鼓的籌備著接下來的防務,想著盡可能給光復軍帶來壹些麻煩,組織壹些小範圍進攻之類的,於是派遣自己身邊的親兵去給那些簽軍部隊的軍官下命令,讓他們準備進攻。
  為了更像個樣子,就給這些簽軍部隊配發了正兵使用的武器,想讓他們能給力壹點。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