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41章 田師中期待著吳拱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1

  田師中的天賦點基本上都點在了政治層面,而且專精討好上司這壹項。
  在這個層面他可以算得上是個人才,靠著對張俊、秦檜和趙構的討好,他楞是能夠以平平無奇的資質成為壹方鎮守大將二十多年。
  嶽飛要是有他這份能耐,也就沒有風波亭那檔子事兒了。
  但是很可惜,嶽飛沒有,嶽飛的眼睛裏只有勝利和大義,沒有茍且鉆營,比不得田師中。
  因為過於專精政治技能,所以此人軍事能力壹般,就算是退化的嶽家軍也依然看不起他,二十多年間全靠對朝中權臣的賄賂,田師中才能坐在這個位置上,否則早就給部下排擠走了。
  時過境遷,金國覆滅,明國建立,田師中本以為北方風險全部消失,他可以安然面對風風雨雨,過上壹段舒適的軍旅生活,等待自己的光榮退休。
  可沒想到明宋戰爭壹觸即發,將他的幻想擊得粉碎,他這才意識到他已經處在了風口浪尖上。
  這壹次是運氣好,沒有趕上明軍對京湖戰區發動進攻,這要是運氣差壹點,明軍主攻方向是京湖戰區,那麽他的家鄉父老現在應該已經敲鑼打鼓吃席了。
  田師中除了政治之外的第二個優點,就是對自己有幾斤幾兩非常清楚。
  當然,朝廷也是如此,趙構雖然知道田師中聽話,但是也對田師中的無能深有了解,於是在戰爭前夕,將已經過世的名將吳玠的長子吳拱從川蜀戰區調任到了京湖戰區,出任襄陽府知府。
  田師中很清楚,吳拱就是趙構選中的他的繼承人,將來萬壹京湖戰區成為明宋戰爭的主戰場,吳拱肯定是要挺身而出成為主將,統領京湖戰區的軍隊和明軍血戰的。
  對於此,田師中沒有任何不滿。
  尤其是在看到明軍兇悍的戰鬥力的情況下,他更加不敢繼續擔任這個京湖戰區負責人的職位了,只盼著在這個可怕的局面下盡快“榮耀退休”,脫離大坑,換得壹個安度晚年。
  於是這最後壹次出征也被田師中當做吳拱壹個人的舞臺。
  他沒有任何爭奪功勞的想法,甚至把往日裏最喜歡的功勞當做燙手山芋,避之如洪水猛獸。
  他任命吳拱做先鋒將軍,不斷給吳拱增加兵力,讓吳拱壹路在前面猛沖猛打,他自己則慢悠悠跟在後面,期待著吳拱有更好的表現,能夠讓朝廷盡快任命吳拱做京湖戰區的主將,讓他光榮退休。
  吳拱立功越大,戰績越高,他就越高興,完全沒有平常嫉賢妒能的樣子,搞得他的親信部下還以為他被奪舍了。
  吳拱不在意這些,他知道朝廷讓他做襄陽知府是什麽意思,也知道田師中心中的想法,所以他只管往前沖,其他的壹切田師中都會為他處理好,幫他搞定。
  田師中跟在吳拱屁股後頭抵達宜春之後就沒有繼續前進了,他把總指揮部設在這裏,然後派了另外壹員老將李道領兵兩萬南下廬陵,平定吉州叛亂。
  李道是如今還活在世上的僅有的壹名嶽家軍舊部,地位依然很高,比起他曾經的那些同僚們可謂是官運亨通,顯然很有些本事。
  而他的壹個道士朋友更是把他的地位推向了另壹個高峰。
  這個道士朋友叫皇甫坦,經歷非常玄幻。
  如果這個詞語可以形容這個人的經歷的話,確實應該這樣說。
  他本是壹個道士,工於醫術,在江湖上小有名聲。
  當時趙構的老娘患眼疾,宮裏太醫沒人能治,就只好訴求於民間,於是皇甫坦登上歷史舞臺,治好了趙構老娘的眼疾,還順帶著治好了趙構壹位宮人的腿疾。
  宋是壹個崇尚道教的王朝,趙構老爹徽宗趙佶甚至自號道君皇帝,由此可見宋對道教的崇尚。
  皇甫坦治好趙構的老娘,本身能言善辯,學識淵博,幾句話就把趙構說的很開心,從此就對皇甫坦另眼相待。
  壹個偶然的機會,皇甫坦在趙構面前說起了當時官至慶遠軍節度使的李道的女兒李鳳娘是個絕色美人,還說她出生的時候曾有黑鳳降落,面相貴不可言,有母儀天下的面相。
  趙構對皇甫坦十分信任,聽他這樣壹說,就立刻有了興趣,把李鳳娘喊到宮廷裏壹看,果然是個絕色美人,面相富貴,十分歡喜,就做主,把她許配給了趙昚的兒子趙惇。
  李道從此就變成了皇親國戚。
  這段經歷堪稱玄幻。
  壹個道士居然可以說動當朝皇帝把壹個漂亮的女人許配給皇孫,尤其是當時趙昚已經基本上奠定了皇位繼承戰爭的勝局,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女人很可能就是未來的皇後。
  大宋朝選擇皇後居然那麽草率的嗎?
  但是不管怎麽說,李道就此成為皇親國戚,時田師中不敢招惹的存在,雖然田師中之前也的確沒怎麽折騰過李道就是了。
  這壹回南征,田師中知道自己沒什麽本事,就主要仰仗吳拱和李道兩人。
  吳拱自然不用多說,將門虎子,很有些本事。
  而李道作為嶽飛時代就能出任壹軍統制官的角色,自然也是極善於用兵。
  李道得到了田師中的任命之後,就帶兵南下廬陵,準備在人生的末尾再立壹次戰功,好好兒的給自己的軍事生涯收個底。
  田師中這邊進攻的非常猛烈,另外壹邊,戚方的進攻也相當猛烈。
  戚方此人也算是大氣運者,本來是江南大賊出身,在當時的南宋有壹個專門的稱號,叫做軍賊。
  他本來是和朝廷作對的,被嶽飛打敗之後投靠了張俊,得到了收留,從此傍上張俊的大腿,跟著張俊官運亨通。
  說老實話,在南宋,能被嶽飛打敗,屬實不丟人,能在嶽飛手底下活命,也確實不是壹般人能做到的,這個戚方也有點自己的本事。
  本次奉命出兵,身邊帶了三萬人,進占德安縣之後,進壹步南下占據了建昌縣,這個時候,他的目標就是南昌了。
  而這個時候,韓五正在享受自己作為霸王的榮華富貴,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面臨兩路夾攻。
  得知戚方率軍接近南昌,他就派遣手下將領吳大眼帶兵北上迎擊,覺得只要起義軍氣勢洶洶的進擊,宋軍必然潰敗。
  但是正規軍和地方軍隊還是有區別的,如果說地方軍隊是透爛的話,正規軍好歹也是很爛的級別。
  起義軍打敗了透爛的地方軍隊,卻還沒有和很爛的正規軍交手過,沒什麽經驗。
  而吳大眼也是個輕敵冒進的人,在平原地區以兩萬兵力迎擊戚方的三萬軍隊,交手不過半個時辰,就被戚方所部打的大敗虧輸。
  吳大眼自己狼狽的逃跑回了南昌,跟他壹起回來的人還不到兩百。
  這壹敗,把韓五的霸王夢給敗醒了。
  看著倉惶回來的吳大眼,韓五急了起來,立刻從溫柔鄉裏跑了出來,詢問吳大眼具體的情況。
  “有騎兵,還有步軍,有很多精銳的兵器,還都穿著盔甲,咱們的人沒有很多盔甲,跟宋賊對戰的時候很吃虧,根本打不過,很快就敗下陣來了,這應該是宋賊的精銳!精銳!”
  吳大眼滿臉倉惶。
  韓五深吸了幾口氣,感覺到這壹次面對的宋軍和直前面對的並不壹樣,可能真的是精銳。
  兩萬軍隊敗的那麽幹脆,那麽自己手上剩下的軍隊估計也很難與之匹敵,守城還能守壹陣子,野戰的話,不是找死嗎?
  他壹度想逃跑。
  但是轉瞬之間又把這個念頭給打消掉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