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求戰心切
席卷天下 by 榮譽與忠誠
2019-4-3 18:29
天氣的驟變非人力可以左右,至少是現在不行。
突如其來的大軍打亂了漢軍與薩珊軍的節奏,也因為這壹場暴雨使薩珊那邊根本不知道漢軍已經有所動作。
斥候之間的拼殺異常激烈,惡劣天氣之下就是有薩珊的斥候想冒雨回去,速度方面肯定會比平時慢上三四倍不止。
在這個年代,不會有人願意淋著雨趕路,排除十萬火急的需要之外,軍隊更加不會冒雨行軍。
雨從開始下的那壹刻起就沒有轉小的跡象,並且天空是不斷是閃電雷鳴,偶爾有閃電落下的時候,壹棵孤零零的樹就那麽被劈中,剎那間就是壹陣強光閃過,然後冒起濃密的煙霧,木頭變得焦黑的同時燃燒起來。
高原的雷雨天氣真的非常危險,雲層本身的高度就離地面大約是兩百來米甚至更低,互相摩擦的雲層發生了閃電,它們向下劈的時候是什麽玩意高壹些就劈中什麽,要是有金屬吸引的話必然會是劈了壹次又壹次。
李均收到報告,有十六人是被雷給劈了,其中的十四個是正在搭設營地的工程兵,剩下的兩個是沒事找死豎起長矛的士兵。
這樣的事情並不是李均第壹次遇到,他們在草原作戰的時候,要是發生雷雨天氣總會發生人被雷劈的意外,海拔高度越是高,雷雨天氣下的人就越危險,正確的做法是找洞穴躲避起來,要不誰都無法保證哪裏是絕對安全的。
“這雨要下到什麽時候?”李均深皺眉頭:“別是下個十天半個月或是更久……”
漢軍是外來者,並不是那麽熟悉當地的氣候,是有詢問過壹些投誠的本地人,可因為不是自己人的關系,情報並非是百分百的可信。
李均還明白壹點,就算本地人說的是真的,那些本地人也就是因為生活在這裏久了,用以往的經驗來做判斷而已。
“幸好是地勢高。”蓋聶慶幸地說:“要不然這麽大的雨,很快就會出現水澇。”
對他們來說這壹場雨要說有什麽好處的話,唯壹的好處就是不用再去揪心水源不好補充了。
這壹個區域的水源並不好找,能夠提供數萬人盡情揮霍的水更是不存在的。離駐營地最近的河流是在十裏開外,哪怕僅是這樣的距離,每壹次補充水源都不顯得輕松。
軍隊裏面自然是有帶水,基本上是壹些用嚴密木桶裝起來的水源,但是木桶裝載水源的時間不能太久,要不然水很快就會變了味道。
條件允許的話,沒人會去引用變了味道的水源,只有在情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不會去計較。
雨在前三天都是非常大,到了第四天的時候才逐漸轉小,斥候冒雨對周邊進行偵查,匯報壹些地勢低窪的地方已經變成水塘,十裏外的那壹條河流則是水位上升到淹沒了周邊,使原本只有十來米寬的河流變成寬度接近三十米。
到第七天,天空才算是不再烏雲密布,只是烏雲也沒有全部散開,不過總算是能夠見到陽光了。
“我們西面的七十裏外出現了壹股六萬左右的波斯軍隊。”蓋聶說的這個消息是剛才才被送回來:“不排除後面還有,只是……”
斥候會耽擱那麽久,完全是因為天氣的因素,再來就是連續多天的暴雨天氣,不但是土地變得松軟和泥濘,壹些地方的面貌還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比如原本沒有溪流的地方出現了溪流,壹些地方幹脆就是變成了面積很大但是水位很淺的湖泊。
地形的改變讓原本摸透了路線的人不得不再次重新摸索,情報的刺探自然是會效率降低,主要是探查到了送回的時間被延長。
這種情況不但是對漢軍,另壹邊的薩珊軍隊也會是相同的情況。
“現在不適合行軍。”蓋聶笑了壹下,對著沙盤比了壹個大圈:“土地松軟泥濘,影響到的不止是我軍。”
下雨過後的地面肯定是會出現變化,僅是壹兩個人走路自然是問題不大,作為人數眾多的軍隊,人壹多就會對壹條路進行反復的踩踏,道路變成泥濘地是必然的事情。
僅僅是人騎馬或是徒步還能克服壹下,作為攜帶大量馬車的軍隊,壹旦道路變得泥濘,車輪發生陷住的機率變得無限大,真要強制行軍的話,壹天能走個五六裏算是多了。
受於天氣壹系列影響,對於漢帝國的西征軍團來說,其實是比較有利。
西征軍團原本就沒有打算在這個時候與薩珊開啟大戰,休整的同時也是在等待後續部隊,另外就是鬥阿統率的那壹支偏師需要時間來徹底解決西高車。
無法進行交戰該急的是薩珊,他們是東道主也是即將遭受入侵的那壹方,絕對不願意看到遠道而來的漢軍有足夠的休整時間,去適應當地的氣候和探查到更多的情報,再來就是就近爭取到盟友。
薩珊現在最應該做的當然是組織人手建立防線,同時也是對立足未穩的漢軍進行幹擾。
在這種前提下,要不是哈比布拉認為手頭的兵力嚴重不夠,他早就想要主動出擊了。
得到出戰命令卻是被困在原地的羽林軍,他們對於突然遭遇受困則是壹種郁悶外加失望的情緒。
“長史。”李均問道:“若是騎兵出擊,可否?”
蓋聶當然不想待在原地,等著地面的濕度自行散去,但是他卻說:“數量少了沒有用。”
李均的想法是出動至少三千騎兵,然後讓他們分為千人壹個大隊散開行軍,壹聽數量少了沒用,知道蓋聶也是贊同有所行動。
“五千。”李均註視蓋聶,問:“如何?”
蓋聶想了想,認為五千的確是壹個非常合適的數量,不用攜帶數量誇張物資的同時,還能對敵軍產生足夠大的威脅。
“我親自帶隊。”李均其實只是爭取蓋聶的意見,蓋聶同不同意都會有所行動,只是出動的部隊數量多寡罷了。他對蓋聶行禮:“本部,便交托長史了!”
壹連串的軍令被下達,數量眾多的輕騎兵被集結起來,他們得知是要出征,每壹個人都是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他們原本是氣勢洶洶地出征來著,行軍三十來裏卻是被迫停在原地,可以說是乘興而來半路敗興。
躲避在帳篷裏面那麽多天,他們其實是早就悶壞了,壹聽自己被點兵出征,是沒有離開主力營地時的興奮勁,有的只是覺得總算不用壹直悶在帳篷裏面了。
出征卻不是說走就走,士兵需要整理自己的裝備以及壹些可能會用到的工具,戰馬則是需要餵壹下草料以及進行必要的套裝檢查。
從李均下令,到半個小時之後五千騎士準備,速度方面其實已經算是很快。
四千輕騎兵以及壹千弓騎兵就是李均點出來的兵力,他們是標準的壹人三馬,除了主副戰馬之外,就是壹匹攜帶物資的馱馬。
部隊被分為三股,左右兩翼是各壹千騎士,中軍則為三千騎士和隨軍的五百余名輔兵。
他們出營地時馬蹄不斷踩踏,差不多是有四五百騎過去的時候,地面的泥土是已經被踐踏成為泥濘。
軍營特別夯實的走道都是這般模樣,可以想象出了營地又該是何等的樣子。
李均下令:“排成縱列線,平推前進!”
眾將士則是高呼:“為國羽翼,如林之盛!”
漢帝國只有兩支軍隊有自己的特別戰號,羽林軍便是那壹句“為國羽翼,如林之盛”,另外壹支虎賁軍則是“出車彭彭,旌旗烈烈”。
這兩支軍隊要是在同壹個戰場,並且是被下令壹同出擊,便會齊聲高喝“天子命我,征戰四方!”,算是他們這種有特殊番號的壹種獨有福利,也是壹種驕傲。
壹名騎士連胯下戰馬,加上副馬和馱馬,占據的空間就達到兩米左右。
每壹名騎士之間又是互相間隔三米以上,哪怕是每壹條縱列線擺下五百名騎士,隊形的總長度就超過兩千五百米。
沒有被點兵的壹些將士,他們是羨慕地看著袍澤在整理隊形,以他們的視野是眾多出戰袍澤從左邊往右邊排列到天際的盡頭。
部隊是在壹聲雄厚的號角聲中開始移動,土地在馬蹄的踩踏中,每壹只馬蹄踩下去並邁向前,地面總是能陷進去十厘米左右的馬蹄坑。
懂騎兵的人其實都明白壹點,地面壹旦松軟的話,千萬千萬不要驅使戰馬全力運動起來,要不然馬失前蹄的機率是無限大。
要是沒有那壹場雨,或者說地面的條件允許,七十裏對於能夠以正常速度行軍的騎兵來說,不過是兩個小時左右的事情。
但是現在,李均計算壹下速度,七十裏竟然要走上壹個晝夜!
作為羽林軍中郎將的李均急於求戰,另壹邊的哈比布拉比李均還急。
哈比布拉根本就不去考慮地形會帶來什麽影響,雨停下之後是立即下令拔除大部分的營地,只是留下壹部分安置得病了的士兵。
壹場突如其來的雨,薩珊這邊多了將近四千的病號,並且是有過百人在高燒中已經沒了小命。
漢軍那壹邊,盡管是及早立營,同時也緊急弄了姜湯,還是有三百來人得了風寒。他們比波斯人好的是,處理得當外加有成熟的中醫手段,暫時還沒有人因為風寒病死。
還沒有接觸交戰,哈比布拉手頭上就沒了五千人手,除了病號還少了壹千人是被留在營地照料。
薩珊軍隊開拔,本來步騎的行軍速度就不快,受於地形的影響變得更慢,壹天能走個五六裏都算是多了。
兩支以龜速行軍的部隊,他們在發現對方的存在是發生在兩天後。
李均自然沒可能是晝夜行軍,是走了壹個白天外加七個小時,壹路上因為各種意外折了四十來人,馬匹的損失卻是達到五百三十七匹。
以斥候的較量而言,是羽林軍率先發現薩珊軍隊。
薩珊這邊的哈比布拉得知羽林軍的存在則是晚了大約四個小時。
他們會這麽快相遇,還要感謝這兩天的艷陽高照,陽光雖然是沒有將地面曬得厚實,至少踩踏起來不會動不動就變得泥濘。
等待哈比布拉得到前方有漢軍的消息,不到壹個小時地平線就出現了壹道黑影。
“停步!”哈比布拉看到地平線的黑影那麽長其實是嚇壹跳,向斥候確認:“到底有多少漢軍?”
斥候不是那麽確定地說:“看長度,應該是兩三萬?”
他其實沒敢太過靠近漢軍,哪怕是離得比較遠,壹隊十三人擺脫漢軍斥候的追殺,回到營地也僅是剩下四個人。
這壹批羽林軍是拉長了行軍陣型,同樣高度的視線之下是無法看到厚度,然後壹人三馬之下踐踏而起的塵煙是會比較厚。
哈比布拉壹聽有兩三萬,臉是僵硬了壹下下,隨後大吼:“組織阻擊陣型!”
這壹支薩珊軍隊,他們因為壹場雨沒了五千戰力,行軍中又是沒了兩三千人,不是全死了,是突然身體生病受不了或是失蹤了,還沒與漢軍打開就先沒了八千左右的戰力。
不過作為波斯人的哈比布拉早就習慣了沒開打就先損失壹些戰鬥力,波斯人出現這種狀況真的是老歷史,真沒什麽好值得大驚小怪的地方。
波斯人有那麽壹段歷史,出兵三十萬的樣子,都還沒有與敵軍開戰,等待主帥壹點兵,驚懼地發現竟然只剩下不到二十萬。
薩珊的步兵得到命令開始緊張地忙碌起來,他們是有攜帶了壹些拒馬,可是在行軍途中丟了大半,是在趕緊將剩下的拒馬拉上來。手持長兵器的士兵則是在軍官的呼喝和鞭子下,壹個又壹個肩並肩站好,再將手裏的長兵器斜著放出去。
李均已經看到了對面的薩珊軍隊,並且因為有望遠鏡的關系是看得非常清楚。
“大約五萬的樣子?”李均低頭看了壹下地面,尤其是觀察身後馬蹄踩踏過的地方,對旁邊的傳令兵大喊:“命令左右兩翼發起沖鋒!”
諸夏的兵法有雲,狹路相逢勇者勝。
他們現在並不是意外與敵軍碰上,戰場也不是什麽狹路,但李均發現對方有點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