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榮譽與忠誠

歷史軍事

“逃啊!!!”
數千之眾鼠攛狼奔,誰都顧不上誰。
他們是什麽人?在很久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84章 互有依仗?

席卷天下 by 榮譽與忠誠

2019-4-3 18:29

  東方的天空變成魚白色時,太陽還沒有出現在視野之內,第壹道朝陽還需要有壹小會才會出現。
  白沙瓦的攻城方到了後半場則是成了小打小鬧,尤其是兩臺攻城塔被損壞之後,攻城壹方的薩珊軍隊沒再大舉攀城。
  作為防守方的白沙瓦守軍幾次想要放松下來,可能是薩珊壹方的指揮官察覺到了,鼓搗出了新的大動靜,迫使白沙瓦守軍不得不重視起來,問題是薩珊只是弄出大動靜並沒有實際的行動。
  白沙瓦守軍自然是不敢掉以輕心的。
  薩珊壹方可以弄出幾十次假的動靜,可只要白沙瓦守軍敢真的松懈下來,薩珊那壹邊只要有壹次動真格並且抓住機會,破城就成了可能。
  迫使白沙瓦守軍不敢放松的還有壹個原因,城墻下還有著數量眾多的薩珊士兵。這些薩珊士兵雖然沒有再拼命,但毫無疑問就是實實在在的威脅。
  天空開始有了亮色之後,第壹道陽光出現在戰場之上,有了充足的光線,昨夜交戰留下來的痕跡被看得清清楚楚。
  接近城墻兩百米左右的範圍就是交戰場地,離城墻壹百五十米之外倒臥著零散的屍體,他們都是屬於薩珊壹方的陣亡將士,會隨著越接近城墻屍體的數量增多。
  看上去最為慘烈的是城墻邊上,戰死者成堆地疊在壹起,可能還有沒死的傷患被埋著。
  太多的鮮血流淌到了壹塊,成了血流匯集向了低窪的位置,成了壹攤血水。數之不清的蒼蠅在血水上面活動,能夠聽到非常明顯的“嗡嗡嗡”聲音。
  真正能被稱為淒慘的是壹些發生了火勢的地段,屍體被火燒得認不清敵我,很多是直接燒成了骨灰。壹些則是某個部位被燒,留下了壹些沒有焦掉的位置,使人看上去反正覺得更加惡心。
  有了充足的光線之後,薩珊那邊是敲響了銅鑼之聲。
  壹陣解脫似得歡呼聲從城墻邊上的薩珊士兵口中被歡呼出來,他們可算是得到了撤退的信號,不用再待在這個滿是屍體和惡臭的地方了。
  銅鑼之聲被敲響的時候,白沙瓦守軍也在歡呼,他們認為自己獲得了這壹場攻防戰的階段性勝利,有足夠的理由進行歡呼。
  “城門自己堵死了……”周辯看著沒有撤退隊形的薩珊部隊:“要不然是個出城追擊的好機會。”
  盡管後半場的攻防戰沒有什麽亮點,周辯和馬斌依然是壹晚沒睡,倒是盧赫馬魯·寄多到了深夜就去休息了。
  馬斌的關註點不在撤退的薩珊士兵身上,他指著薩珊的營地,說道:“夜間就開始在生火造飯,吃完的士兵已經開始在進行集結。”
  他們有攜帶望遠鏡過來,可以看遠距離的更加清晰。
  薩珊的確是在組織新的部隊,還是四面的營地都在進行準備,看模樣是沒打算給白沙瓦守軍多的喘息時間。
  白天到來之後,看東西有了足夠的光線,就算是不用望遠鏡也能看到薩珊那邊出現了眾多的攻城器械,尤其是打造起來不困難卻看似很有用的攻城塔,粗略壹看光是西面就有十七座。
  “北面七座、南面六座,東面我們看不到。”馬斌目測壹下正在集結的士兵數量:“西面不低於五千,北面和南面各自不會低於兩千,東面應該也是這樣的兵力。”
  兵臨城下的薩珊軍隊有個六七萬的樣子,之前折損掉的數量約是兩三千人的模樣,對於壹支數量足有六七萬的軍隊來說,兩三千人的損失並不算大。
  “那個是投石車吧?”周辯指著壹臺正在被推動的器械,它被布匹蓋了起來,卻是能夠看出壹些輪廓:“那些都是投石車?”
  馬斌順著周辯所知的方向用望遠鏡來看,說道:“的確是投石車。只是他們為什麽要藏起來,不投入攻城使用?”
  對於波斯人能在壹天壹夜的時間造出那麽多的攻城器械,尤其是連投石車都造出來,說實話馬斌是有些吃驚。
  他們可是壹直在關註薩珊軍隊,很確定薩珊軍隊來時並沒有攜帶攻城器械。
  有那樣的速度和執行力,必須承認波斯人的確是有壹個作為帝國該有的樣子,甚至可以說是非常令人驚訝。
  “我們的話……”馬斌不是那麽確定地說:“或許是能做到這壹步,但應該不會比波斯人做得更好了。”
  周辯長久都是第壹線的軍官,說道:“按照我們的投石車款式,再趕工期也不會少於兩天。”
  那麽問題來了,城外的薩珊軍隊,他們的投石車是什麽款式,射程多遠,能投射多重的物體?
  “也許是半成品才沒有投入戰事。”周辯也就是進行私人猜測:“不然打造攻城器械不就是為了便於攻城嗎?沒道理造好了不投入使用。”
  沒有其它思路之前,馬斌是贊同周辯的說法。
  昨夜就待在城墻邊上的那壹批薩珊士兵撤退了,留下的是壹片狼藉的戰場。
  壹些被發現的傷患是撤退的波斯人被帶了回去,戰死者的屍體沒有人收拾,以現在的天氣情況,超過兩天沒有收拾的話就該發臭了。
  靡靡之音的號角聲從薩珊營地那邊被吹響,壹個手持白旗的騎士緩緩向著城墻靠近。
  周辯問道:“要不要去聽聽說什麽。”
  “不用了。”馬斌猜測:“應該是請求暫時休戰,用來收拾戰場。”
  周辯說道:“小月氏人恐怕不會答應。”
  白沙瓦的守軍用行動做出了自己的回應,壹個看著像是將軍的人物,他張弓射箭將手持白旗的薩珊騎士射翻下馬。
  隨著那名薩珊騎士的落馬,白沙瓦守軍是爆發出了熱烈的歡呼之聲。
  “他們倒是看得很明白。”馬斌笑著說:“波斯人過來就是來者不善,除非寄多羅願意投降,不然再多的善意不會改變什麽。”
  收不收拾大戰之後的痕跡對於攻守雙方都有影響,只是對於攻方的影響會更大壹些。
  城下的屍體絕大多數是來自於薩珊壹方,新投入的部隊看到那樣的景象,尤其是壹些人死狀極慘,還沒打就該先膽怯了。
  除了心理壓力方面,再來就是那些痕跡成了障礙物的壹部分,很多城墻段不清理出來連攻城梯都沒個落腳的地方來豎。
  手持白旗的騎士被射死,薩珊營地那邊爆發出了壹陣陣的怒吼。
  有壹名看著像是將軍的波斯人單騎而出,策馬馳騁到白沙瓦城墻外兩百米左右,扯起了嗓子喊了壹大串不知道是什麽話,咆哮幾聲後控馬回去。
  “要是有人敢在大漢的城池做這樣的事情……”周辯在左右掃視:“不用炮,床弩就能讓他成為屍體。”
  寄多羅的城墻上看不到床弩這種器械,倒是王宮要塞有幾個地方看到擺了那麽幾架床弩。說明寄多羅是有床弩這種器械,只是制造不易,或者幹脆自己沒技術制造,是從外國進口?
  波斯人明顯是怒了,不但是靡靡之音的號角聲以頻繁的動靜被吹響,脆脆的戰鼓聲也是被敲得震天響,再來就是數萬人那喊出來的怒吼聲充斥著整個天地。
  在各種動靜之中,白沙瓦守軍是趁難得的空隙在進行分批換防,他們自己也在清理城墻上的雜物。
  對待敵方戰死遺留下來的屍體沒被拋下城頭,是被收集起來不知道要幹什麽用。
  己方戰死的袍澤屍體是比較粗暴地向內城拋下去,有壹些人是扛著丟上牛車拉走。
  “寄多羅……”馬斌是將那些狀況看在眼裏:“至少在對待戰爭的態度方面值得警惕。”
  “小月氏人也是壹個比較古老的民族了。”周辯不去評價其它,說道:“他們漫長的歷史中是在夾縫中生存,能夠延續下來,還能在這壹片土地重新壯大,自有壹套生存法則。”
  看得出來,寄多羅是有自己的生存法則,比方國主知道怎麽激勵軍隊的士氣,連用派女人上戰場這壹套都使用了出來。
  再看明明是被多於己方六七倍的兵力圍住,守軍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士氣低落,代表這樣的經歷恐怕並不少。
  十分難的是,白沙瓦的滿城軍民,幾乎是能動彈的人都加入到為戰爭服務中去,相當多的男女青壯還準備加入到守城拼殺。
  “寄多這個家族應該是十分受到愛戴的。”馬斌不理解的是:“入侵的薩珊軍隊壹路過來如入無人之境,是什麽原因?”
  周辯想了想,說道:“盧赫馬魯·寄多不止壹次提到會有勤王武裝。”
  “我發現了。”馬斌深思了壹下,說道:“盧赫馬魯·寄多對大漢的援軍很期待,只是並沒有表現出迫切。”
  意思就是,盧赫馬魯·寄多其實對於白沙瓦被兵臨城下並不感到絕望,對於薩珊的入侵能壹下子攻到白沙瓦似乎也不意外,尤其是沒有明顯的緊迫感,無論從哪壹方面來看都像是有所依仗。
  “按照我們的估計,寄多羅的總人口約是四十萬左右的規模……”馬斌比較不理解地說:“便是集中起敢戰的青壯,數量最多不會超過六萬。真有勤王大軍來白沙瓦,真能起到扭轉局面的作用?”
  白沙瓦周邊不是沒有河流,只是並非什麽大的河系,當前又不是什麽雨季,搞出什麽水攻明顯不靠譜。
  這壹座城市是在壹片平原之上,附近離得最近的山區也是在三十裏之外,植被是比較茂密壹些,可是火攻什麽的,好像沒那麽容易啊!
  周辯聽懂了馬斌的意思,壹樣困惑地說:“難不成盧赫馬魯·寄多除了大漢之外,還有他國的援軍?”
  馬斌沒忘記這個,盧赫馬魯·寄多之前就說了,他們與兩薩特拉普、阿毗羅、匈尼特、克什米爾……等等是聯合共同對抗薩珊。
  現在匈尼特名存實亡,兩薩特拉普幹脆就是反漢軸心的壹方,阿毗羅和克什米爾是寄多羅的鄰國沒有錯,但是根據漢帝國所知道的情報,阿毗羅和克什米爾可不是什麽強國。
  在漢帝國的情報資料裏面,阿毗羅和克什米爾都是屬於小國寡民,他們就算是拼了老命要救寄多羅,合起來能派出超過五萬的聯軍都算是對寄多羅掏心掏肺了。
  馬斌和周辯越交流困惑越多,想了半天真想不出寄多羅的依仗到底是什麽。
  城外,薩珊的攻城部隊已經開始在進行推進。
  這壹次薩珊軍隊是壹次性就壓上了制造出來的攻城塔,並且看進攻的態勢,被選出來進攻的部隊明顯與昨夜並不壹樣。
  或者說,昨晚是夜戰的關系,薩珊的指揮官無法進行更多的控制或調控,導致攻勢就是那麽的亂糟糟。
  推進中的薩珊部隊,無論是哪壹面城墻都能看得出是壹種不急不緩的狀態。
  走在最前面的當然會是扛著木梯的步兵,他們並沒有混在其余士兵群中,是單獨壹個縱隊。
  稍微落後壹些,大概五排是壹手持盾壹手提劍的劍盾手,他們是穿著壹種看上去簡便的皮甲,再看推進時能夠保持隊列的次序,給人壹種應該是精銳的感覺。在他們前面是有成排的盾車被推著前行,應該是用作給予後方的弓弩手作為對射的屏障?
  五排劍盾手的後方,是十排的弓弩手,他們是將弓或弩拿在手裏面,腰間卻是懸著壹柄劍。
  再之後的厚厚壹層就是近戰類的兵種,由於兵器並不統壹的關系,看上去會顯得稍微亂壹些,但依然是保持著次序在推進。
  最後就是笨重的攻城器械了,除了攻城塔之外,有壹些其實是與諸夏那邊的攻城器械差不多,例如頂上和左右兩側都用東西護住的轒轀車,還有酷似攻城塔的井闌,等等壹些。
  就是波斯人好像更重視攻城塔壹些,其余種類的攻城器械數量非常少,也許是會隨著戰爭的時間推長,慢慢被增加,甚至是出現新的更犀利的攻城器械。
  “我們好像忽視了壹點。”周辯想了什麽,忽然詫異地說:“寄多羅都有床弩,怎麽沒看到波斯人使用?”
  馬斌很明顯地楞住了,之前真沒有想到這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