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二子從周

歷史軍事

大宋皇祐四年,壬辰。 西蜀王小波李順起義已經過去五十七年,盜販茶鹽的現象又重新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樓

蘇廚 by 二子從周

2021-7-9 21:48

  其實對大宋來說,大車目前的重要性不是來自載貨量,其重要性更多來自於對畜力的節省。
  兩輪車,貨物的重量有壹半通過車軛落到了騾牛的背上,改為四輪,重量全落在車架上,牲畜無需再負重,只需要提供前進的動力就可以了。
  如此便可以從牛換成馬,這最終會導致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
  大船來到汴京,上邊有壹臺眉山目前最精準的機床母床,還有大量的標準工件。
  汴河的水流速度壹般,因此石通和蘇油經過考察,決定將基地安置到四十裏外的鄭州,靠近淮水的石家莊子。
  汴河如今被豪強們非法占有了大量的河濱用地,建設成水景庭園,磨坊。
  由於逼窄了河道,占用了大量防洪地段,導致水患直接威脅汴京城,很快就會被包龍圖鐵腕強拆。
  鄭州就沒有這個問題了,愛怎麽弄怎麽弄。
  巨大的水輪機豎立了起來,第壹件事就是調試車床。
  要將眉山的成功模式搬到汴京郊區,機械是最重要的設備。
  汴京石家自打眉山羽紋花鋼鍛造出來,便組織人手前往學習,但是那幫子人轉眼就被投入到了安寧河谷地區——那裏發現了壹處巨大的礦藏,不光有煤,還有鐵,人手緊缺。
  技術人才的需求極大,幾乎是無底洞。
  因此如今的石家莊子,懂這個的還是只有蘇油石通和三人組。
  蘇油滿身都是油汙,坐在竹椅上咕嘟咕嘟灌涼茶,蘇小妹正在記錄工作日誌,石通帶領著張藻張麒全神貫註地車第壹根絲杠。
  蘇油對石通說道:“餵,大石頭這樣不行啊,會累死人的!”
  石通不以為然:“這叫什麽累?能累得過當年手工鍛鐵?師傅妳該註意鍛煉才是。”
  蘇油要不是太渴,都想拿水壺朝大石頭砸過去了:“少爺是要捉筆寫文章的!能跟妳這措大比?”
  石通停了機,從車床上將絲杠取下來,嘿嘿笑道:“成了,師父妳自管放心回城讀書,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們了,石家在汴京的工坊有的是能人。”
  蘇油笑道:“記得把車弄出來,以後我們就用馬車了,前邊坐人,後邊拉貨,先來壹車白菜!”
  石通揮著手:“知道了知道了!到時候瞧好吧!”
  薛忠的到來,眉山會所的建立事務便從石通移到了他身上。
  胖子的親和力明顯比武夫強上百倍,何況手裏還握著這麽多精品貨物。
  州橋邊上,四通商號挨著碼頭購入了壹塊地皮,開始修建倉庫和會所。
  但是修建的方法很獨特,先用帷幕木板將場地圍了起來,然後石家作坊的工匠們進場,接著是四十裏外壹車車拉過來的板材,以及汴河上拉來壹船船的圓木。
  然後就天天聽到場地裏邊常常傳出嗚嗚——吱吱——的聲音。
  七日!短短七日!壹棟占地半畝高達三層木樓框架,就在汴河邊上佇立了起來!
  眉山速度!第壹次讓汴京人驚訝莫名!
  雖然只是個框架和樓板,但是規模已經可見了,這效率非常驚人,坊間傳言,半夜常見到黃巾力士來往於州橋,幫著搭建!
  事情驚動了開封府,認真負責的大宋官員過來考察了壹把,還從轉運司借來了經緯儀,進行了精密的測量。
  最後得出結論——這邊地勢較低,因此木樓雖然有三層,但是總體高度不及汴京城城墻,更不及皇宮,不違制!
  老百姓們都無語了,我們關心的是有沒有神丁幫忙造樓好不好?!誰管它有沒有違制!
  然後官員們表示這不是我們的業務範圍,這裏離大相國寺不遠,大家順這路下去左轉,問道隆大和尚肯定更靠譜。
  稀奇還有很多,老百姓很快就發現,工匠們在往框架上塗抹壹種淡藍色的顏料。
  很快,頂瓦,墻板,窗戶,彩漆……大樓開始壹天壹個樣的變化。
  壹個月後,帷幕去掉,壹棟美輪美奐的大木樓出現在了汴河邊,二樓中部懸掛著壹塊牌匾——散花樓。
  底部正門是另壹塊牌匾——方知味。
  更加蹊蹺的是大樓明明是修建在土臺上的,現在土臺變成了平整的石面!
  石面廣場上立著數十根栓馬樁,邊上有壹個小小的石碑,上面低調地寫著四個字——眉山會所。
  底層中部是壹個戲臺,後方是樂曲班子候場吹奏的地方,前方是壹圈大廳。
  中間還隔著壹圈小小的水池,裏邊都是價值不菲的紅魚。
  大廳中部是雅座,頂部是壹盞琉璃大燈,周邊是壹圈小包間,每個包間外都有兩盞燈籠。
  沿著朱漆樓梯上到二樓,這裏清壹色都是小雅間,按照眉山的簡易清雅風格裝飾。
  第三層才是真正的會所,大佬們的大雅閣,此處可以飽覽汴河上的熱鬧情形,就是壹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
  即使完全關上窗戶,白天雅閣中都會非常明亮,因為每間雅閣屋頂有壹種新奇的東西——明瓦。
  和瓦壹個形狀,但是完全透明,陽光甚至能夠在雅閣內形成好些光柱!太神奇了!
  這個地方很古怪,也沒有見到搞什麽開業慶典之類的慶賀活動,臘月二十三晚上,卻突然燈火通明,車馬雲集。
  石通和薛忠樂呵呵地站在門口,迎接各方前來的大佬們。
  都是汴京城另壹個世界的場面人物——買辦。
  官員,勛貴,甚至是皇室在商圈裏的代理人。
  蘇油笑呵呵地作為觀眾,坐在大廳壹個角落裏,觀看這場熱鬧。
  大廳裏點的汽燈,亮度極高明如白晝。
  四人壹桌,位置也是經過了精巧的安排,壹桌之人,身份也自相當。
  首先當然是飲食,每桌八菜三湯,和汴京城裏動則幾十道菜,壹半只是用來觀看的樣子菜的奢華場面不壹樣,這裏每道菜分量不多,但是精致異常,而且都是能吃的,講究壹個——清雅。
  很多人動了第壹筷子,然後就停不下來了,別說菜名,好些品嘗過後,甚至都不知道是什麽食材。
  只有兩個字——好吃。
  石通和薛忠輪著敬酒,順便和買辦們在袖子裏談起了生意。
  等到大家都滿意了,薛忠這才上了臺,對周圍拱手:“大家都是跺跺腳汴京城也要抖三抖的人物,要是四通商號只拿這點貨品出來打發各位,那是不識擡舉。”
  眾人都是輕笑,知道今晚的肉戲來了。
  薛忠說道:“因此今日買賣只是點綴,在下受江卿所托,壹來與汴京的豪商們見個面,建立交情,二來談談江卿們壹種比較新穎的經營思路,代理機制。”
  就見壹位精明的老者拱手道:“薛掌櫃,敢問何為代理?”
  薛忠笑道:“這是江卿在益州和吳中所行的方法,我們四通商號,主要負責生產,因此可以叫做生產商。而我們生產出來的產品,並不由自己直接銷售,而是委托給各地有信譽的商家進行交易,這樣的商家,就是我們的代理夥伴了。”
  立刻就有人舉手:“敢問我能壹家單獨代理眉山某壹貨品嗎?”
  薛忠笑瞇瞇的拱手:“蕭掌櫃果然財大氣粗,妳說的這種代理,我們也有,叫地區總代,與普代的區別,就是具備代理權的排它性。”
  “當然,總代對產商應盡的義務和兩者之間的關系,約束,與普代肯定也是不盡相同的。”
  說完拍了拍手,侍者們取來了壹疊印刷精美的文本。
  薛忠說道:“這是雙方業務的權利和義務文本,裏邊介紹得非常詳盡,各位取回去慢慢研究。是否願意代理我們的商品,獲得哪種代理權,各位可以根據自家的習慣,資本,自行選擇。”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