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

二子從周

歷史軍事

大宋皇祐四年,壬辰。 西蜀王小波李順起義已經過去五十七年,盜販茶鹽的現象又重新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五百壹十九章 連機銃

蘇廚 by 二子從周

2021-7-9 21:49

  時間差不多了,窗外黑洞洞的也沒什麽看頭,蘇油將棋子收進盒子裏。
  見趙煦眼巴巴地看著那盒子,蘇油笑道:“這個就送給陛下,妳收到書包裏,然後去刷牙洗臉,我們該睡覺了。”
  趙煦這才興高采烈地去了。
  火車在半夜經過了鄭州,轉上壹條岔路,朝著嵩山山谷駛去。
  淩晨三點,列車抵達了嵩陽兵工廠。
  提舉嵩陽兵工廠石通帶著壹隊廠衛守在車站邊上,見到蘇油和睡眼惺忪的趙煦下來,趕緊上前接著:“這大半夜的將哥兒叫起來,可是辛苦了,要不去我辦公室再睡會兒?”
  蘇油搖頭:“傭哥還要熟悉兵工廠制度,靶場紀律,這壹趟能出來可不容易,今晚還要趕回去。”
  說完轉頭對趙煦說道:“傭哥撐得住嗎?”
  趙煦伸手搓了搓臉:“沒問題!先學制度後進廠,要依規矩!我懂!”
  蘇油笑道:“先去電報房,給宮裏發報說我們已經順利抵達,別讓妳祖母擔心才是。”
  趙煦點頭:“對,先去看看電報房!”
  來到電報房中,蘇油對趙煦介紹:“這是物理學院完成的第壹個課題——電磁式蜂鳴器帶來的重大革新。”
  “有了電磁式蜂鳴器,就可以利用通電電磁線圈和磁鐵的周期性振動發聲原理,將電信號轉化為聲音信號,並且用短音表示零,長音表示壹,完成信息傳輸。”
  “這樣就將電纜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同時因為聲音信號的優點,可以使傳輸信息的速度提升三倍。”
  “利用新機械和舊線路,我們的電報信道,就這樣擴容了四倍。”
  “如今文學院正在編纂《字典》,這部書便會第壹次將海軍四角號碼檢字法,聲韻檢字法,偏旁檢字法同用,字典前面部分是三種檢字法,會標示出這個字所在字典的頁數,以方便檢索。”
  讓趙煦寫了報文,然後讓他翻閱海軍字碼本,對趙煦來說最熟悉的自然是查韻表,找到字碼後,將報文轉化為數字。
  再通過算法計算出校驗位,變成真正的數字報文。
  將報文交給發報員,發報員戴上耳機,按動按鈕,嘟嘟嘟地將報文發送了出去。
  不多壹會兒,壹封來自內宮電報房的回文也收到了:“老身不勞掛問,哥自珍惜機會,多長學問。”
  報文回來得很快,趙煦也算敏感的孩子:“皇祖母沒睡。”
  “她在等陛下的電報。”蘇油說道:“她沒收到陛下的電報,不會休息的。”
  響鼓不用重錘,蘇油這才對石通說道:“先去會議室培訓,然後我們去靶場。”
  趙煦也培訓不出什麽花兒來,蘇油主要是帶他進行“入職體驗”,講解的主要也是壹些關於安全方面的註意事項。
  兵工廠規矩多,講完之後也已經到了五點,石通又帶趙煦和蘇油壹行去大食堂吃早飯。
  食堂的早飯主食有饅頭、包子、花卷、油條;然後配以白粥、豆漿、帶絲羊湯;小菜就是泡菜,炒酸菜,炒青菜。
  到了快要交接早班的時刻,食堂裏已經開始有幾個上下班早的在吃早飯了。
  大家排隊打了早飯,趙煦給火車晃了壹晚上也有些餓了,吃得很香,還擡頭問:“怎麽這裏的包子比……家裏的還好吃?”
  “別說還真是。”蘇油笑道:“因為這裏每日裏制作的量大,老面的消耗和產生已經成了完美的循環,還有天天幾千個饅頭包子的做著,夥夫的手藝也長進得快,加上大量的蒸汽機剩余蒸汽,這裏的饅頭包子比傭哥兒家裏發酵到位調味到位烹飪到位,好吃壹些,也不奇怪。”
  說完從自己包包裏摸出壹小瓶調料:“抹饅頭的辣醬,傭哥兒來不來點……”
  等趙煦和蘇油吃過飯,內殿班直已經集結完成,騎上了高大的駿馬。
  駿馬的馬具比普通騎兵相差的就是右側腿前有個矮皮筒,鞍側有個“得勝鉤”,連機銃便掛在得勝鉤上,銃托放在皮筒裏固定。
  石通介紹道:“新軍以前行軍,神機銃是背負在背上,時間長了壹樣會耗費戰士不少的體力。”
  “這個做法是模擬的馬槊攜帶方法,不過將馬槊上的腳套改成了獨立皮筒,掛在手肘位置的繩套改成了得勝鉤和神機銃皮帶與銃體連接處的鐵環。”
  這些都是蘇油之前從來沒有考慮過的東西,說實話他還是第壹次知道馬槊桿子上有壹大壹小倆繩圈,不由得點頭稱贊:“這個設計很好,可為何不用銃袋,向斜前方插銃,需要時抽出可以立即射擊,不是更加快捷?”
  石通搖頭:“獵銃用的皮質銃袋的成本可比現在這個高太多了,如果用露管式的話,長時間行軍中,銃械與銃袋容易卡得過死,導致抽不出來。”
  蘇油想了想也是道理,對趙煦笑道:“傭哥兒妳看,實踐出真知,尤其是軍器,壹定要經得起實際的檢驗。”
  趙煦都等得不耐煩了,匆匆忙忙地檢查了壹遍扁罐牽過來的壹匹駿馬:“司先生,趕緊出發吧,天都快大亮了。”
  扁罐幫趙煦又重新檢查了壹遍馬具,對蘇油點了點頭,蘇油笑道:“行,那就出發!”
  這支部隊,是大宋第壹批裝備連機銃的部隊,連機銃看起來與神機銃只多加了導氣管和機件,但是其實包含了很多的工藝改進。
  首先就是鋼材和加工工藝,這壹次連機銃使用的鋼材,在神機銃的基礎上,改進成了加入了鉻與鎳新型合金鋼,而且在彈膛與線膛內壁,還采用了鍍鉻工藝,大大增加了槍管的壽命。
  其次是重新采用了精鑄件和沖壓焊接件,代替蘇油帶來大宋的切削工藝和精密鍛造工藝。
  這壹點壹開始蘇油很不服,他認為神機銃銃的準星座、表尺座等零件,采用先鍛造再機加工成型,或用棒料直接加工,是壹個巨大的時代進步。
  但是宋人再次教育了他,石富首先指出這樣的加工方式不但工藝繁瑣,而且材料利用率不高,費時費料不說,精度還老是上不去。
  現在石蠟和大量石油產品已經出來了,可以調配出鑄造蠟,石富認為這些零部件采用失蠟精密鑄造工藝生產,只需要對零件進行少量機加工,即能滿足生產要求,將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當時蘇油是不信的,失蠟法那不是千年前的玩意兒嗎?
  但是蘇油有壹點好處就是懂得理工的規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
  那就試試吧……
  於是石通接手嵩陽兵工廠後,和鐵路局那種套路壹樣,全廠技術工人都有,踴躍出謀劃策,咱們開始對神機銃的生產工藝進行大力改良。
  結果無數的點子就冒了出來,把蘇油的臉都抽腫了。
  到元豐八年,神機銃經歷了前後大小三十多次技改升級,將生產成本削減了三分之壹,且耐用性,可靠性,精準度,都提升了不少,而加工工藝難度,大大降低。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新工藝研發大運動中,嵩陽兵工廠湧現出了壹大批技工,設計師,最後蘇油幹脆讓兵工廠成立了壹個設計局,歸軍器監直管,將這些人才集中起來,提高待遇,專門從事新武器研發。
  連機銃能夠這麽快就完成圖紙設計,到產品定型,與這個設計局是息息相關的。
  連機銃相比原圖紙,也做了極大的改進。
  發射機座最初設計也是模鍛機加工,因為生產工藝過於復雜,被工人們改成了鋼板沖壓件,把原來的擊發機座分為本體和扳機護圈兩個部件,再進行鉚接。
  槍管與機匣之前采用螺紋連接擰緊的裝配方式,雖然裝配過程比較簡單,但因為對螺紋的加工與精度要求較高,廢品率高,修理不方便。
  現在被工人和設計師們改成了靜壓配合加固定銷的連接方式,將機匣上裝配孔與槍管尾部外圓的尺寸,通過選配分組的方法來組合裝配,裝配好以後再鉆孔打入定位銷。
  僅此壹項舉措,便克服了精度要求過高的問題,將廢品率壹下子暴降了百分之七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