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47章 倉樓覆道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九月九日,可采菊華(花),收枳實。日月也,治場圃,塗倉,修竇窖,繕五兵,習戰射弛竹木弓弧以備寒凍窮厄之寇。存問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徹重,以救其寒。”
  百余畝水田壹片青黃。稻香彌漫,紅鯉穿行,不久便能收割。母親已命人準備收割、打谷工具。
  宗人們操勞壹夏,終將渠道挖掘完畢。正細細修葺,準備來年改植水稻。
  院外磚瓦成堆,家中堆滿堅木大梁。物料齊備,老工匠卻壹籌莫展。
  因他被劉備臨走前所繪的圖板中,從未見過的壹物,難住了。
  “敢問少東家,這是何物?”老工匠笑問。
  “水管。”劉備笑答:“挖空硬竹,連接而成。”
  “原來是竹筒連接。”匠人們紛紛醒悟。
  “此物……莫非是翻車?”老工匠指著壹頭連接水井,壹頭連在高樓之上的物件說道。
  “然也。”劉備笑道:“此樓名曰:‘水塔’。”
  “水塔……”老工匠結合劉備手繪圖板,漸漸醒悟:“以龍骨翻車汲水,送入樓上倉房。再以竹筒通往宅院各處,存之備用。”
  劉備指著各樓裏的抽水馬桶笑道:“主要是為了沖廁。”
  “原來如此……”老工匠不禁搖頭:“敢問少東家,此樓需耗費巨資,若只是茅廁沖水,是否太費?”
  “不費不費。”劉備連連搖頭:“有人如廁,從不打水。”
  “哦……”工匠們紛紛點頭。也不知是真明白,還是假知道。要說不愧是麒麟子。人家翻車為了澆田,他家翻車只為沖廁!
  壹通百通。
  那些通行各處的竹管,工匠們也就知道,究竟是何用途了。就連劉備獨創的這個‘塔’字,也被工匠們壹筆壹劃,默記在心。
  林中毛竹,質地最硬。取其老成者,裁之烘幹。纏以麻繩、接以銅管、膠粘漆塗以防漏水,不日乃成。水管將建在夾墻之中,地磚之下,連通各樓閣重屋,用來沖廁。如此天冷也不怕凍結。
  定做的雙甕化糞池,被老鴉渡的耿雍早早送到。
  沿墻頭圍成壹圈的廊橋,連接起四座角樓。劉備擔心自家墻垣能否承重。老工匠卻笑言,足以!
  領劉備去看。
  掘土視之,墻基埋入地下,三尺有余!
  墻基厚度,東墻約三米,西墻約五米,北墻約六米,各不相等。院墻竟和城墻壹樣,乃‘版築夯土’墻!細密結實,刮去墻皮,墻垣上壹排排版築夾棍眼痕,清晰可見!
  墻垣夯土所用土,皆經過挑選。大都為黃褐色黏土,夯打堅硬,十分牢固。
  所以說,倒屋不到墻。
  遠遠看去,還是深宅大院,豪強人家!
  見劉備還有些擔心。老工匠說,可在土墻之外,包上壹層磚墻。
  劉備欣然點頭,就這麽幹!
  先把墻修起來再說。
  北墻最厚,拆之可惜。劉備讓工匠當中挖門,以通新建的後院。如此,前院、中庭、後院。將原有的前後兩進庭院,擴成三進。
  正值農閑,族中青壯皆來幫忙。以謝劉備捐建翻車之義。
  造墻完畢,第壹座在後院立起的高樓,便是倉樓。
  倉樓通高八丈(18.4米),分四層,方形樓閣式。下層為倉房,有五座相連的糧倉排列而成,均成筒狀,下設通風孔;二、三、四層均有平座(高臺或樓層用鬥拱、枋子、鋪板等挑出,以利登臨眺望,此結構稱為平坐),四層屋檐,上建兩朵鬥栱,用以支托四層閣樓和平座。倉樓正脊中部平直,兩端呈弧形翹起,與每層房頂垂脊翹起的四端相呼應;壹、二層為壹體,用於儲存糧食,二層建有回廊,與角樓的第二層相連接,中部均開箭窗,窗兩邊有菱形格孔;三層、四層同樣建有回廊,辟有箭窗,斜梯可通四層,三層為庫房,存放各種幹果肉醬鹹魚臘肉,四層為蜂房,安放了兩箱珍貴的蜜蜂。
  院中自右向左架壹斜梯,可直通二層廊道。
  廊道,又叫廊橋,也叫‘覆道’。起於秦,盛於漢。
  橫架在倉樓和角樓二層之間的覆道,將兩者巧妙的連為壹體。既方便行走,又具遮雨防震等諸多功能。此類高層建築之間架設的空中通道,類似‘過街樓’或“行人天橋”,將壹座座重樓高閣連在壹起,形成了巍峨壯觀的建築群組。
  造型精巧,結構復雜,令人贊嘆。
  劉備恍惚覺得,此時的中國,才堪稱為華夏。
  華服而高夏。
  從二層開始,圍繞四周的回廊箭窗,能居高俯射來犯之敵。令倉樓攻防皆備。
  整整壹個九月。舉全族之力,才建成壹座倉樓。
  足見這座倉樓的宏偉。
  “十月,培築垣墻,塞向堇戶。上辛(上旬辛日),命‘典饋’(主管食物的人)漬曲釀冬酒,作脯臘,以供臘祀。農事畢,命成童入大學。同宗有貧窶久喪不堪葬者,則糾合宗人,共與舉之,以親疏貧富為差,正心平斂,無相逾越。”
  立冬前,劉備家稻田開始收割。
  豐收總令人喜悅。
  剛建起的倉樓,五座並排糧倉,多半空置。即便這百畝稻谷入腹,也不過打打牙祭,塞個牙縫。
  從範縣歸來,母親心結盡解,盡心操持家務。居中調停,進出有度。不愧是家中主母。宗親皆口服心服。
  公孫氏也是壹身喜氣。自從住進劉備家,似已把這裏當成己家。母親都如此善待,劉備又豈敢反對。
  族中盡傳,乃是劉備養媳。
  周代實行媵制(媵妾隨嫁的多妻制婚姻)。妻之妹與侄女往往年尚幼即隨同出嫁。秦漢以後,帝王每選貴戚之幼女進宮,成年後為帝王妃嬪,或賜予子弟為妻妾。上行而下效。地主豪強紛紛效仿。然,蓄養為妾為奴者眾,蓄養為妻者,鮮有。看主母的意思,貌似是給劉備為妻。
  老族長頗多不解。皆因此時,與門當戶對者結親,幾(乎)是共識。不然也沒有外戚之說。
  母親雖知宗人心思,卻並未說破。究竟為妻還是為妾,全在劉備自己。想我麒麟兒,必有計較。
  公孫嵐煙,交替出現。劉備……
  頗多淡然。
  稻田收割完畢,選種、堆谷、打谷,搬運入倉。
  今年比往年略好。顆粒歸倉,畝產八石有余。
  族人大喜,明年改水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