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7章 托妻寄子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薊王無小事。
  壹年之中,董太皇二賜其婚。大漢壹藩,足見壹斑。洛陽人氏,對馬氏、杜氏、鄒氏,出身來歷,如數家珍。對安素、馮氏,姨甥二人,亦耳熟能詳。馮氏少有國色。其父取名“麗”,待長成,自更名為“嫽”。
  前有馮嫽,為解憂公主侍女。武帝時,隨公主和親烏孫,力保西域。女中豪傑,青史留名:“馮嫽能史書,習事,嘗持漢書為公主使,行賞賜於城郭諸國,敬信之,號曰‘馮夫人’。”
  安素常女扮男裝,旁人多未見其真面目。料想,自有絕世容貌。
  否則,如何能與薊王相配。
  曹節所設身後之謀,於國於家,皆有大利。曹沖、馮芳等,幸與薊王沾親帶故。從此壹帆風順。進退自如,後顧無憂。
  退壹萬步說,即便朝臣做不得,避入函園,坐享民爵,領食歲俸,亦得半生逍遙。
  《薊法》:
  美人,銀印青綬,食千石家俸;家中父(或)兄,授民爵十三等之中更,歲俸六百五十石,授田八十頃,授地八十宅。
  貴人,金章紫綬,初食二千石家俸;家中父(或)兄,授民爵十五等之少上造,歲俸七百五十石,授田八十四頃,授地八十四宅。
  上庠令鄭玄釋法,父在授父,父不在則授長兄,無長兄則順授其弟;無父及兄弟,則授從父,以此順下,孤母入宮奉養。
  馮氏為美人,其父馮芳,配享中更爵。安素為貴人,從父曹沖,配享少上造爵。洛陽無良田,皆從薊國數千萬畝官田中分出。均以畝產六石計。
  漢初高祖定七等公大夫始為高爵,得享食邑。文帝後改以九等五大夫以上始為高爵,然其待遇,僅本家得免役。
  《薊法》又定,五大夫爵始,本家得免賦役。
  幹啥都不用交稅了。
  薊國寬法嚴律,輕徭薄稅。與收入相比,賦稅不值壹提。免除賦役,更多精神褒獎。
  二宮太皇之所以不慌不忙。只因婚車入二崤城後,需在瑤光後殿暫居壹晚。翌日清晨,登華雲號,北上薊國。船入鴻池後,方才與薊國橫海艦隊匯合。
  於是乎,車入二崤城,船入鴻池陂之間的壹夜,足夠二宮太皇暗中行事。
  穩妥起見。洛陽城內太倉、北邙秦太倉舊宅,南宮雲臺,東郭馬市。兩條密道,皆暗設人手,以為接應。
  確保萬無壹失。
  安素已先行移居曹節舊宅。靜待黃門署公車來接。
  香閨待嫁,心情可想而知。
  所謂“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無論認主,還是嫁夫,對男女而言,皆是生死大事。不可不察。
  尤其助軍右校尉馮芳。做夢都要笑醒。何後知馮氏少有國色。於是做媒,籠絡汝南袁氏。若是袁基、袁紹倒也罷了。“路中捍鬼袁長水”,又豈是良配。急切間,靈光壹現。
  脫口而出,同嫁薊王。終歸死無對證。曹節究竟有無此意,何後又豈能知。不過將心比心。家中若有國色之女,亦會嫁入薊王家。
  再者說來,《娣媵制》古而有之。《公羊傳·莊公十九年》:“媵者何?諸侯娶壹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時有諸侯壹娶九女之俗。國君嫁女,兩個二姓國之君亦各以女媵嫁。每國合娣、侄為三人,三國相加即為九女,此種以國為本位的通婚,流行西周至戰國。其目的不言而喻,借聯姻結成同盟。
  時下嫁女,亦循此俗。以婢陪嫁,稱“媵婢”。故稱妾為“賤媵”,以區別於古之“貴媵”。諸如此類。
  姊妹同嫁,姑姪同嫁皆有。姨甥同嫁,卻不多見。話說,兩漢興外戚。姨稱“從母”。亦有娶親甥女之先例。倒也,勉強說得過去。
  天光微亮,宮門大開。黃門署公車,裝扮壹新。由洛陽令司馬防,黃門令左豐,各領壹隊。二路兵分,代薊王迎娶新婦。
  左豐當仁不讓,恭迎安氏。司馬芳自去迎馮氏不提。
  “江南有二喬,河北樊甄俏;中原馮美人,貂蟬第壹妙”。又說,“二喬流離,甄氏披發,樊氏把酒,馮氏涕泣”。
  亂世紅顏多薄命。
  劉備總有預感。安素未得“貂蟬”之名,生平尚未完滿。若能嫁入家門,從此相夫教子,許“董卓之亂”可解也。
  然能否如願,唯天地可知。
  美人出嫁,萬人空巷。洛陽四郭百姓,爭相目睹。雖有輕紗遮障,然風姿約綽,玉影婆娑。亦令沿途百姓,長籲短嘆。
  車隊繞行入城。三宮帝後並少帝,仿薊王娶七位小姐姐時,先帝並何後,矗立覆道,撒花為賀。
  少帝遠未長成。個中滋味,無從體會。三宮帝後皆是過來人。各自浮想聯翩,亦是人之常情。
  遵循儀軌,並無差池。目送車駕自東向西,穿城而過。直奔函園而去。
  少帝並三宮帝後,各自移駕回宮不提。
  稍後酒宴,於禮不合,不便出席。
  眺望十裏九阪,二崤城張燈結彩,喜氣沖天。董太皇雲淡風輕,心沈似水。安步當車,先行離去。
  恭送三後儀仗,各自遠去,少帝徐徐起身。眺望綿延高絕二崤城,忽心生警惕。
  “來人。”
  “賤妾在。”正是史夫人。
  “罷了。”少帝脫口而出,再無下句。須臾,又言道:“二宮宵禁,城門早閉。凡有夜行,格殺勿論。不可放過壹人。”
  “喏。”史夫人陰森壹笑。
  自覺心中稍安,少帝移駕回宮。
  史夫人沖身後宮婢耳語數句。宮婢遂領命去。
  史門弟子,廣有耳目。洛陽內外,凡有草動風吹。必瞞不過史夫人。
  時人重諾。然能“托妻寄子”,必是過命交情。先帝及何後,將獨子寄養在史道人家中,足見彼此信任之深。
  淫不破義,僅此壹句足以。何後屢施美人計。薊王恪守臣節,不為所惑。便是此因。
  如此行事,絕非薊王壹人。
  史上,呂布殺董卓,西涼亂軍攻陷長安。呂布拋家棄小,逃往關東。妻嚴氏,幸賴龐舒私藏,方得以保全。
  龐舒與嚴氏可有私情乎?
  此乃,靈魂拷問。所謂人心不古,正如少時劉備壹金知人心。
  又如,“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信是不信?
  自然有人信,有人不信。
  然劉備深信。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