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9章 東西交會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頓遜國所在狹長海崎,南北長達二千五百裏,東西最窄處不過百裏之余。
  正因狹長。故往來商船,若要前往大漢,需繞行半島,多走三千裏水路。於是,便有東西商人,在頓遜國東西沿岸,對面設港。如此壹來,貨物只需經百裏陸路轉運,便可互輸東西。再裝船出海,節省數日航程。
  沿途象輦(象拉的車),拉滿貨物,列隊穿越峽谷,往來東西二處海港。路旁貨物堆積如山,綿延不絕。故海客才說:頓遜其市,東西交會,日有萬余人。珍物寶貨,無所不有。
  這條被頓遜國所占據的狹長“東西貨運走廊”,後世稱“克拉地峽”。
  時稱“頓遜走廊”。“賈人多至其國市焉”。
  正如大漢對直通羅馬商路的渴望。頓遜走廊亦成為東西船商,無法逾越的天塹。換言之,大漢船商,往往只抵此處,交割貨物,便原路返航,不再西行。羅馬商人亦如此。久而久之,頓遜遂成東西海上貿易中轉站。
  若有壹比,當如先前卡住大循環水路咽喉的桂門關。薊王開鑿容渠船閘,這才徹底溝通內外水路。
  言歸正傳。
  三足踆烏,震懾占人,不宜擅動。劉備趁夜放出機關鬥艦,並海市船隊南下頓遜。
  分市,又稱“角市”。與“角門”同義。規模不壹而足,亦無定數。此來,約有大小船只百艘。規模頗為可觀。
  三足踆烏內藏機關潛輪鬥艦,名曰:“雛鴉”。乃集薊國造船術之大成。國中能工巧匠,不惜工本,傾力打造。亦長十八丈,廣四丈,高五丈壹尺。卻置樓三重,排設十二潛輪,三桅鸞翼帆,以畜力驅動,無鉤拒,設弩炮,可容兵士五百人,輜重五千石。若只攜輜重,可改萬石商船。薊王手繪圖板,船殼造船法,徹底解決了時下“船大載少”之難題。
  雛鴉號船員,與三足踆烏共用。無需另設。甲板之下,由史渙領繡衣吏護佑。甲板之上,由亞馬遜宮姬守護。安全自然無虞。
  薊王趁夜出航。船宮壹幹人等,皆不知曉。尤其羅馬皇後並二宮太皇,累日來遊山玩水,心情大好。薊王亦命人好生招待,未曾怠慢分毫。至於國事,充耳不聞,閉口不問。待南征畢,再議不遲。
  尤其得知洛陽少帝,兵發數路,討伐南陽。勝負未分前,宜當作壁上觀。萬勿心急。正因皆深諳政治生態,精於分寸拿捏。故羅馬皇後並二宮太皇,相處融洽,關系甚佳。
  至於薊王。王者,當以天下為己任。偷得半日閑,已稱奢侈。如何能整日寄情於山水。
  管他作甚?
  由女信使領航。再加初冬海面,波瀾不驚。海市船隊,乘風破浪,無驚無險。數日後,抵達頓遜國外海。
  爵室內,薊王舉千裏鏡遠眺。
  樓宇蔓延,海船輻輳。人頭攢動,車水馬龍。尤其馴象穿行,甚是矚目。背上乘輿,鑲滿黃金珠玉。四射金光。輿內乘客,羅裙綢衣,疊布貫首。神態舉止,膚色各異。
  頓遜國俗,類扶南。亦同林邑。以色黑為美。
  然往來客商,卻各有所好。其中不乏西陸豪商,連象過街,列隊出行。輿內嬌妻美妾,膚白如玉,眺望街上琳良滿目,百媚橫生。此乃繁華商港之共有,並非特例。
  海風拂面,香氣撲鼻。
  各式香料,乃頓遜僅次於絲綢的大宗商品。
  女信使言,薊國名產,亦風行市中。尤其薊國紅茶,深受青睞。還有各種腌制名產。凡便於運輸保存,皆大興其市。
  畢竟海運,亦頗為耗時。且船艙濕氣重,鮮貨亦黴變。
  入港前,便有數艘頓遜水軍船只,近前詢問。“為船八九丈,廣裁六七尺,頭尾似魚”,稱“扶南大舶”,又稱“扶南大舡”。
  所謂“扶南大舶”者,不過八九丈。便是比起長十八丈的雛鴉號,亦遠遠不如。更何況薊國長三十六丈的樓船大艦。其上還有長五十丈的遊麟、飛雲、蓋海,以及最為巨大的三足踆烏船宮。
  便有九譯令與之對答。海市下設九譯令。猶後世通譯官。“九”,非指通曉九種番邦語言。而是言其多。
  聞是薊國海市抵達。壹幹人人,不敢怠慢,急忙回港稟報。
  少頃。但見官兵奔走,港口壹片忙亂。呼喝聲中,本就擁擠不堪的商船,紛紛拔錨避退,讓出居中水道。
  水軍開道,引海市大船,列隊入港。
  薊國巨艦,帆檣如林。宛如黑天鵝穿行於烏鴉之群。尤其鐵壁鏵嘴,火焰金徽。二側番船,各色人等,心生敬畏,嘖嘖稱奇。
  依次停靠,交割公文。確認無誤,頓遜官吏自去不提。
  各家商號,旌旗招展,舷梯下落,笑臉迎人。
  旗船擂響市鼓。
  海市令輕咳壹聲,高聲唱報:“四海承風,九州升平。海市開——”
  薊國海市,名聲在外。
  上邦風物,天朝氣象。宇內番邦,焉能不知。
  待開市鼓罷。這便蜂擁而上。登船遊覽選購不提。
  藏身於船肆陣列之中。矮小雛鴉,毫不顯眼。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起只設單桅、單層的制式鬥艦。雛鴉號卻有三桅,三重。潛輪亦多四輪。處處匠心獨運,可見壹斑。
  三樓爵室。
  薊王命人將信使帶入:“故人何在?”
  女信使乖巧作答:“奴婢使命已畢。余下壹概不知。”
  此不出薊王所料:“如此,妳且自去。”
  聞只此壹句,並無下文。女信使眸中驚訝,壹閃而逝:“多謝王上。”
  “何不扣為人質。”安德莉婭問道。
  “即來則安。”劉備笑道:“既是故人委派,又豈會走漏風聲。不如放其歸去,以示磊落。”
  “原來如此。”安德莉婭心領神會。
  “如夫君所言,即來則安。何不趁機遊覽壹番。待故人登門。”女王提議。
  “甚好。”貴人所求,劉備豈能掃興。
  外披罩袍,內襯軟甲。安娜塔西婭、奧麗薇婭、妮蒂婭、迪麗婭、阿希瓦婭、達莉婭,六位函園美人,喬裝打扮。隨劉備下船遊覽。
  安德莉婭等人,留下守備雛鴉號。
  “(頓遜國)又有酒樹,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甕中,數日成酒”。所謂“酒樹”,薊王下船後,便親眼得見。
  “椰子有漿,截花以竹筒承其汁,作酒飲之,亦醉也”。乃椰花酒也。
  “樹色多於北,潮聲少向西。椰花好為酒,誰伴醉如泥”。亦是說此酒。
  遊商小販,沿街叫賣。
  甘甜可口,別有風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