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80章 十萬樓臺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數年未見,不料竟如此般。”李真多曾赴群仙會。數月論道,長居北土。閑暇時,遊歷薊國。亦曾往來巨馬兩岸。今非昔比,壹目了然。震驚可想而知。
  饒是出尋二人之千秋三師,今日始歸,亦生慨嘆。
  “不料‘四州(郡國)邸’,高臺竟已造畢。”東郭延年眺望對面,塔吊高聳,框架林立。諸材正源源不斷,吊運臺上,不禁嘖嘖稱奇。
  “薊國營城術,源自墨門技藝。”甘始對薊國之事,知之甚祥:“從選材始,皆分門別類,置統壹制式。工匠稱‘常模’。常模可因勢隨行,任意拼合,乃至‘制非常模’。便如雲臺觀這般。”
  “無怪薊國四百城港,月起千樓。”張姜子亦是道聽途說。
  封君達,含笑糾正:“四百城港,皆起千樓。月計四十萬樓。人稱‘十萬樓臺’。絕非舉國千樓。”
  “竟迅捷如斯。”李真多亦暗自心驚。
  後世有詩。
  “風日都門外,樓臺十萬家;西湖春事足,不話洛陽花。”“城角巍欄見海涯,春風簾幕暖飄花;雲煙斷處滄波闊,壹簇樓臺十萬家。”“使客匆匆感歲華,杏花消息(消逝)又桃花;江南佳麗春風見,柳絮樓臺十萬家。”
  足見十萬樓臺,聚攏鼎盛京華。
  春花秋月,人間盛景。
  “鹽漬木何來?”李真多又問。
  “扶桑大木,象林巨木。營城造船,皆堪大用。”封君達笑答。
  “薊王果然天生。”張姜子由衷而發。
  “侍寢王上,同榻共枕。羽化飛升,必有時也。”甘始言道。
  “聞‘容成術’之上,還有‘玄素術’。需引九天玄女降靈臺。可有此事?”皆為同道中人,李真多自不見外。
  “然也。”東郭延年答曰:“乃西王母並巫山神女,不傳之秘也。”
  “如何施術,諸師可知?”李真多又問。
  “聞薊王長睡不醒時,墉宮玉女,合奏《昆侖九音》。與巫山神女珠聯璧合,奏古樂《葛天八闕》,引九天玄女降靈臺,方令薊王六神歸位。”東郭延年答曰:“《昆侖九音》配《巫山雲雨》,可奏《葛天八闕》。八闕奏響,玄女天降;靈肉合壹,繭破化羽。”
  “聞,梅雨時節,薊王將泛舟雲夢大澤,與神女相會。料想,觀天閣墉宮玉女,將壹並往之。”甘始言道。
  李真多掐指壹算,脫口而出:“行期近矣。”
  “三足踆烏,尚未出塢。還需時日。”手指南港“雅巢”巨型船塢,封君達笑道。
  “妳我隨行否?”張姜子,柔然相問。
  “我等媵從甘夫人。豈能先行。”李真多答曰。
  “明日上疏,擇日覲見。”甘始言道:“便知分曉。”
  “也好。”二女亦無不可。畢竟大漢壹藩,薊王家門。氣度儀軌,制非常模。不可短了規矩。
  雲臺觀邸,雖省稱雲臺觀,實則為邸。疊樓島跱,錯落有致。比黃金臺上四方館,亦不遑多讓。守邸丞葛玄,少從烏角先生左慈。亦是我輩中人。
  二女雖素紗遮面,道袍加身,然約綽風姿,隱約可見。仙門擇徒,皆憑仙(機)緣。仙門弟子,遊方天下。如巫山神女,擇江東二喬,繼承衣缽。便是因此。謂“滄海遺珠”,可指仙門女子。若非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吳王夫差“淫而好色”,範蠡遂設美人計,“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進獻吳國。西施縱絕艷沈魚,終不過浣紗女。
  李真多,張姜子,亦循此例。
  入華樓高閣前,葛玄臨別贈言:“薊多奇人,切莫弄術。”
  “謝過。”論輩分,李真多奪胎八百年,遠非葛玄可比。故不稱“師兄”。
  稍後不久,便有館中女侍醫,挽醫匣登樓。為二人梳妝。宮廷梳妝,儀軌甚多。二女不疑有他,依次施來,李真多雖活八百歲,亦不由面紅耳赤,羞澀難當。
  女侍醫,見慣不怪。好言寬慰,切莫輕動,恐傷玉肌。
  另有女侍醫,為二人錄入診籍。稱“初錄”。確認無誤,呈報少府。加蓋中書令印,可暫充門籍。二人入宮覲見王太後時,診籍亦隨之呈遞在案。
  初錄診籍,類同案比。特征體貌,殘缺隱疾,皆詳錄在案。凡往來薊國,入關前,亦需初錄診籍,稍後並入客籍。然二人畢竟媵從,故與壹般人不同。
  如錄張姜子:
  “目波澄鮮,眉嫵連卷”、“朱口皓齒,修耳懸鼻”、“輔靨頤頷,位置均適”、“黝髹可鑒,圍手八盤,墜地加半握”、“肌理膩潔,拊不留手”、“規前方後,築脂刻玉”、“胸乳菽發,臍容半寸許珠”、“私丘墳起,為展兩股”、“陰溝渥丹,火齊欲吐”、“血足榮膚,膚足飾肉”、“肉足冒骨,長短合度”。
  “自顛(頭)至底,長七尺壹寸;肩廣壹尺六寸,臀視肩廣減三寸;自肩至指,長各二尺七寸,指去掌四寸”。
  “髀至足長三尺二寸,足長八寸;脛跗豐妍,底平指斂,約縑迫襪,收束微如禁中,久之不得音響”。
  “不痔不瘍,無黑子(痣)創陷,及口、鼻、腋、私、足,諸過(無瑕玉體)”(取自漢·無名氏《雜事秘辛》)。
  另有評語:『俱合法相』。
  凡俱合法相,皆需“宮檢”。
  呈報南宮少府,尚書令趙娥,遂傳二女車入南宮察驗。
  常言“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故有白玉微瑕,瑕不掩瑜之說。俱合法相,萬中無壹。
  震動之大,可想而知。便是王太後,亦聽聞。
  命融漓親往南宮探之。
  皇宮車駕,列隊登臺。護送二女入南宮。
  千秋三師,不知何故,急忙追問。
  守邸丞葛玄答曰:“法相俱合。”
  三師亦呼萬幸。
  車上二女,仍不知所以。
  馳入王城,氣度森嚴。待入朱紅宮門,置身七重錯落,壹裏之回。宛如仙境。
  “即來則安。”李真多,畢竟八百年真仙。
  “壹入宮門,變換人間。”張姜子,目光清冽,似有頓悟。
  女官迎入南宮。中書令趙娥,已恭候多時。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