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2章 兵棋演武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五樓琉璃暖閣,薊王攜三後出席。薊國重臣悉數在列。
  演武場中狀況,驟然得見。百官亦不禁,議論紛紛。
  “主公何意?”便有報館左丞陳琳,竊問同僚。
  “孔璋,稍安勿躁。主公之意,稍後便知。”報館右丞衛覬,低聲言道。
  獵奇之心,如何能忍。陳琳又不禁去看真二千石列,許子遠。見其談笑風生,陳琳心生慨嘆。智不如人,如之奈何。
  與薊王並坐主位。公孫王後,細觀場中軌路,溝渠。這便言道:“小弟此舉何意?”
  “兵棋演武。”薊王笑答。
  “於夫羅等人陣上,有演武器壹、三,楯墻並弩車齊備。反觀趙雲、陳到,卻無演武諸器。此戰,豈非有失公允?”王後直言。
  薊王輕輕頷首:“長姐所言極是。稍後自有分曉。”
  後世有象棋俗語:“馬走日,象飛田,車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線護將邊,小卒壹去不回還。”薊王所創演武兵棋,亦各據章法。戰車樓,必走軌路。機關鬥艦,必行溝渠。諸如攻城舫車,機關弩車等,雖可自由行進,然卻“車同軌”。若上軌路,則事半功倍。林林總總,不壹而足。需戰時體會。
  少頃,便有演武器壹至十旗,環繞演武場,次第升起。
  看客指指點點,交頭接耳。忽聽壹記響鑼。
  便有中書仆射荀采,高聲唱報:“演武器旗,萬錢得壹。又得其二,增之十倍。再得其三,亦增十倍……”
  “原來如此。”陳琳這便醒悟。演武器壹到十,初購皆萬錢。次購十萬錢,三購百萬錢。四購千萬,五購億錢,以此類推。三購以上,常人難及,非國中巨富不可為。
  “願為趙子龍,得演武器六、七!”
  “願為於夫羅,得演武器九、十!”
  壹切皆不出薊王所料。演武雙方,皆有擁躉。
  見壹眾看客,群情激烈。百官各個目瞪口呆。
  “小弟早有計較。”公孫王後笑言。論生財有道,劉備自幼便是行家裏手。
  薊王亦笑,正欲開口。忽聽四樓包廂內,有人朗聲言道:“老朽田韶,願為趙子龍,得演武器八、九、十。”
  五購億錢!
  便在滿場驚呼聲中。戰車樓、列車樓、機關鬥艦,紛紛入場。匯聚趙雲、陳到陣列。
  正是演武器,六七八九十。
  話不多說。陳到壹聲令下,麾下兵卒,二伍壹什,化整為零。登車,上船,各就各位。唯剩趙雲壹人,獨守本陣大旗。
  另有兩座鬥艦,匯入於夫羅陣列。乃演武器九、十。
  戰車樓走田字軌路。鬥艦唯繞日字溝渠而行。於夫羅當機立斷,命楯墻圍繞本陣,機關弩車,陳列楯後。攻守兼備,護衛大旗。拓跋四子,兩兩壹組,各登鬥艦,針鋒相對。
  “此戰,於夫羅難勝矣。”便有百官慨嘆。引鄰席同僚,紛紛出聲附和。只因於夫羅所缺,演武器六七八,皆是戰車樓。可往來行走於田字軌路。
  同樣,有利有弊。趙雲、陳到,隊列演武器眾多。需分兵操縱。百人分五器,不過二伍壹什(20人)。於夫羅,拓跋四子,百人分四器,壹伍二什(25人)。演武器皆需人力驅動。多出五人之力,先發優勢,可想而知。
  三通鼓罷,鳴鏑射空。
  果不其然。同走日字溝渠。拓跋四子二艦,速度明顯更勝壹籌。搶先越過“楚河”,沖入敵方溝渠。
  日字溝渠,周遭水路,僅能容壹船。無從交錯。唯有居中楚河,可供二船並行。如此壹來,陳到鬥艦,便被堵在自家水路,無從前行。
  機關鬥艦,箭發如雨,奈何彼此近身,投石無從互擊。便在此時,戰車樓,已沿軌路,沖至“楚河”邊。
  “溝渠橫攔,如之奈何。”又有百官慨嘆。
  “諸位當知,鬥艦利器,乃腹中霹靂(投石車)。需橫身水路,方能擊發。”另有百官言道。言下之意,鬥艦投石,乃為“十”字攻擊。先“壹”字形,橫身水路。再向兩側投石。便是所謂攻擊角度。更有甚者,鬥艦駛於日字溝渠。於兩側溝槽時,唯行左右交攻。唯有轉入“日(字)(居)中”楚河,方能上下攻擊。
  單從攻擊廣度而言,鬥艦窄於戰車樓。然戰車樓,亦有劣勢,便是無從渡(楚)河。需借鬥艦之力,方能橫越敵陣。
  待兩船相遇,艦首相抵。“隨我先登!”
  拓跋孤、拓跋威,拓跋雄,拓跋微,捉刀提盾,沖上甲板。
  強弩居高下擊,如怒濤來襲。便有麾下勇士,遮擋不及。中箭倒地。拓跋四子,頂盾逆襲。飛身躍上敵艦。
  “先登奪艦。”看臺驚呼。
  拓跋四子,勢如瘋虎,沖殺在前。敵我雙方,擁擠甲板,白刃鏖戰。盾盾相抵,刃刃互擊。不斷有人,中刀中箭,判負離場。
  拓跋四子,畢竟人多。眼看便要奪船,忽聽看臺四起驚呼:“小心!”
  話音未落,便有壹人,從天而降。
  烏影壹閃,刀鐮劈入盾陣。橫刀腿肚,勾倒壹片。好似快刀割麥。若非刀鐮裹纏層層麻布,雙腿皆齊膝而斷。
  薊王看得真切。
  時下劄甲,多甲裙垂膝,而後綁腿著履。劄甲多無脛甲。騎兵因跨坐馬背,甲裙無從遮蔽,故著戰靴(銅泡靴)。薊國戰靴,款式眾多。鑲嵌靴、魚鱗靴、百煉鋼靴,不壹而足。然步卒不喜長靴,皆著戰履(淺口方頭履)。而後護脛綁腿。腳踝並腿彎等關節處,為便於行走,而缺少保護。
  若在戰時,被刀鐮勾中,其後果可想而知。
  薊王這便言道:“命將作寺打造步卒脛甲。”
  “喏。”中書令趙娥,銘記於心。
  陳到悍勇,萬夫莫當。
  拓跋孤、拓跋威,力戰不敵,雙雙戰敗下場。鬥艦反被陳到所奪。奈何拓跋有四子。另側溝渠,拓跋雄,拓跋微,戰勝奪船。
  兩側水路,雙方各據壹邊。
  “速入中渠!”陳到壹聲令下。
  鬥艦轉入居中楚河。待翻轉船翼,變舟為橋。謎底終於揭曉。
  船翼及甲板,亦設軌路。如此,戰車樓便可經舟橋過河。
  種種奇思妙想,又處處貼近實戰。直令人,嘆為觀止。
  這邊戰車樓,列隊過河。那邊二鬥艦,加速下底。殺奔趙雲本陣而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