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2章 風月常新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陸駿起身答道:“如王上所言。馬韓五十四國,已去五十又三。只剩辰王所轄月支國數萬之眾,立在半島西南。屬國民少而地廣,若倭人渡海來攻,辰王必身死滅國矣。”
  聞此言,陪坐在側的兩位國相,不由面露異色。能看到此處破綻,陸季才,非常人也。
  饒是喜怒漸不形於色的薊王劉備,亦微微動容:“真乃,飽學之士也。”
  便有左國相崔鈞,起身追問:“季才,何不試想:若非借刀殺人,又當如何?”
  陸駿略作思量,遂起身對曰:“王上欲效三韓,再取倭國乎?”
  “哦……”陪坐東席的薊國壹眾心腹屬臣,紛紛驚呼出聲。便已給出答案。
  陸駿肅容下拜:“恭祝王上,為大漢開疆辟土。”
  劉備竟離席攙扶:“季才可願助孤,壹臂之力。”
  “敢不從命。”陸駿目光如炬。
  “真番郡背靠之臨屯郡,尚缺郡守壹人。季才可與季寧同去。”劉備遂命人取來半島山川地形圖:“前漢臨屯舊地,今已大半並入高句麗。孤已在其國境之南,立釜山港城。季才當以此為據,北上東暆。”東暆乃臨屯郡治,今漢建武六年(30年)廢,治今韓國江原道江陵。
  “王上欲先滅高句麗。”陸駿已醒悟:“再滅扶余乎?”
  “然也。”劉備輕輕頷首:“新任遼東、樂浪二公孫太守,皆是孤所舉。遼東太守公孫瓚,乃孤同門師弟。又曾統兵圍剿黃巾。就任以來,遼東屬國兵丁並扶黎營士,共計萬余精兵,皆收歸己用。如此,上下夾攻,當壹戰而勝。”
  右丞耿雍,代主言道:“此戰之後,當上表重開臨屯郡。下設屬國都尉,管轄原高句麗土著濊人。”
  “王上需謹防扶余南下馳援高句麗。”細看地圖,陸康進言道。
  “孤已有萬全之策。”半島戰局,皆在薊王預料之中:“再滅扶余,當重開蒼海郡。”
  換言之。薊王此次出兵,欲將整個半島納入大漢治下。
  如此壹來……陸駿輕聲道:“高車?”
  劉備眸中精光壹閃而逝:“季才若能守好臨屯。半島無憂矣。”
  自副伏羅氏歸義王,沈屙臥床,已有二載。高車十二部,人心浮動。自與大漢交好,白檀互市。高車蟄伏十載,已成草原猛虎。若副伏羅歸義王,壹病而薨。高車新主,或興兵南下,亦未可知。此,才是劉備心腹大害。
  “北有薊,莫縱韁”。薊王豈許高車放肆。這才未雨綢繆,結好漠北竇統沒鹿回部。清剿半島扶余、高句麗。防與高車沆瀣壹氣。
  薊王既以心腹國事相托,便是以國士相待。
  薊王當面,又何須再遮遮掩掩。
  陸康、陸駿叔侄二人,雙雙下拜:“臣等,領命!”
  起身後,陸康又言道:“薊國太學壇,盛名遠播。家中子弟,願就學薊國。還請王上接納。”
  “如此甚好。”劉備大喜。先前二人口出“臣等”,又將陸氏壹門盡托薊國。其中深意,又何必多言。各自落座,再擺新宴。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主臣盡歡顏。
  良禽擇木,良臣擇主。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陸氏壹門百余口,皆安居在臨鄉城中。族中適齡子弟,入太學壇,拜在名師門下。薊王終能相安。
  範陽,長安城。
  壹隊王宮馬車,駛入長安宮。
  披香博士穆夫人,盛裝容姿。往來長安與臨鄉二宮,傳授倭人貴女,漢宮儀。
  “拜見夫人。”宮中倭女,齊來相見。語出,已與漢人近乎趨同。
  倭人貴女,本就是東渡秦人。以秦為姓,後改姓羽田、波多。亦有少數人復姓秦氏。《隋書·倭國傳》載:“明年(大業四年),上遣文林郎裴清使於倭國……又東至辰王國,其人同於華夏,以為夷洲,疑不能明也。”辰王國,或是邪馬臺後,秦氏聚居之地。
  “免禮。”穆夫人依次看過,不由輕輕頷首。這批貴女,確與暫居巨馬水砦的五萬倭女不同。邪馬臺國,數十萬眾,不過擇出數十人。堪稱萬裏挑壹。
  王宮女眷,多有身孕。頗多行動不便,臥床靜養,便需人陪侍。宮人壹時捉襟見肘。太妃這便讓穆夫人趕來擇選倭女入宮。
  “此去王都,當謹記先前所學。壹言壹行,不可僭越。”穆夫人循循善誘:“王上居於北宮,太妃居於西宮,諸王子居於東宮,南宮多宮官、宮人。此去當恪盡職守,無詔不可擅闖。”
  “奴婢知曉。”倭女盈盈下拜。
  “先取十人。”穆夫人手指點過。十名倭女,先後出列。與姐妹依依惜別,隨車而去。
  巨馬水砦。
  數萬馬韓青壯,常來常往。與各自心儀倭女,漸漸熟絡。倭女在巨馬水砦,壹切皆如流民故事。調理身體,習漢語漢儀,還要學女工女紅,以及認識各種漢家器物。便是漢律,亦需知曉。
  所用方式,類“看圖學話”。盡量取來實物,壹目了然。若器物過大,則改用圖板。倭女皆勤奮好學,再加沈月女校博士,悉心傳授。進步極快。依女博士要求,日常盡用漢語。即便是倭女之間,亦需說漢話。與馬韓青壯,亦是如此。連帶著馬韓青壯的漢語,亦突飛猛進。
  倭女以白湖水砦為家。以後,亦從此地出嫁。嫁娶亦是漢禮。待編戶入籍,當與漢人無異。
  薊國的包容性,無可匹敵。
  早年間,鮮卑婢風靡。後上谷烏桓,舉族遷入安次。烏桓婦,又成國中新寵。安次烏桓女,遠嫁國中各地。亦有漢女嫁入。今,倭女又漸成風尚。
  《三國誌·魏誌·夫余傳》:“(扶余)國有故城,名濊城,蓋本濊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濊貊,又稱貉、貉貊或藏貊。上古文獻,稱之為“白民”、“毫人”或“發人”。此,或便是高麗白女“新羅婢”的始源。
  可想而知。若薊王蕩平高句麗與扶余。薊國當又起新風尚。
  按先前約定。劉備另選五萬馬韓青壯,渡海送往邪馬臺博多港。與五萬倭女婚配。
  博多,乃倭女王卑彌呼,許諾之通商漢港。此去邪馬臺,隨船除五萬馬韓青壯外,還有諸多薊國工匠。修復壹新的明輪大舡上,艏樓、舯樓、艉樓,抵達博多港後,會壹如既往,分拆上岸。擇址原樣重建。以求用最快的速度,將港口建起。用來固守、禦敵。
  “博多壹日港”當比木下藤吉郎“墨俁壹夜城”,早千年實現。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