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2章 統壹貨幣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前漢時,西域有三十六國。到今漢時,卻變成五十五國。
  究其原因,乃是大漢。
  比如車師國。車師原名“姑師”。地處沿絲路中段北道進入西域的交通咽喉,乃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匈奴進入西域的門戶。故而從武帝到宣帝,大漢和匈奴曾反復爭奪此地,史稱“五爭車師”。
  元封三年(前108年),武帝派鷹擊將軍趙破奴和中郎將王恢率兵擊破姑師,改其國名為車師,分置車師前後王國及山北六國(十國)。
  換句話說。那些歷史上實力強大的西域大國,皆被漢朝肢解。
  又例如號稱控弦十萬的烏孫。亦在最鼎盛時被大漢分裂。從甘露元年(前53年)起,烏孫便由大小昆彌,分疆而治。二王內訌叠起,沖突不斷。終漢之世,漢庭都在想方設法為烏孫排難解紛。故史書有載,烏孫分立兩昆彌後,“漢用憂勞,且無寧歲”。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道理很簡單。
  從戰略層面上說。肢解之後的西域,更符合大漢的利益。無法整合,更難壹統。壹盤散沙,非但不會對大漢構成威脅,還需大漢從旁護佑。
  兩漢之交,西域逆亂。大國吞並小國,屢見不鮮。然待今漢騰出手來,班定遠再服西域。第壹件事,便是助被大國吞並的小國,再次復國。於是西域便從前漢時的三十六國,分裂成了如今的五十五國。
  除去貴霜、康居、安息等五國因距離中原“絕遠”,而不屬都護外。其余五十國均為漢庭禁臠。
  然而,如此壹來。卻也產生了劉備無法容忍的弊端。
  幣制混亂。
  時下。在西域諸國流通的,除了大漢的五銖錢外。還有貴霜錢幣、羅馬錢幣、於闐王私鑄的二體錢。更有以物易物。絲綢、駿馬,皆是硬通貨。
  幣種更是金、銀、銅,皆有。
  太過混亂。
  亂發貨幣,危害實在太過劇烈。前漢便是前車之鑒。
  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劉備決不允許藩國有獨立的貨幣體系。
  這才是招於闐王安國前來的主因。
  待於闐王安國入長史府拜見。劉備面前矮幾上,正放著壹小袋於闐幣。
  漢佉二體錢有兩種。六銖‘小錢’,和二十四銖‘大錢’。大小錢之間的兌換比率,亦為四比壹(4:1)。與重量相當。換句話說,大小錢幣材質壹樣。
  幣型乃仿貴霜錢幣。制造工藝分為兩道:先做出規定大小的錢坯;然後趁熱打鐵,利用模具在正反面上打印出不同的銘文與圖案。模具有不同的版本,人力鍛打的位置也各不同。理論上絕對不會出現壹模壹樣的錢幣。此種錢幣,稱之為打壓幣。
  而漢朝五銖錢,乃為鑄造幣。
  顯而易見,壹個模子鑄出來的五銖錢,更精美,也更統壹。
  “參見長史。”雖是國王,可見到代天子行使西域的長史時,於闐王安國亦先行禮。
  “見過大王。”劉備肅容回禮:“請坐。”
  “謝坐。”
  賓主落座。劉備寒暄兩句,便直入正題:“請大王來此,乃為此事。”
  順長史手指。於闐王安國往矮幾壹看,這便醒悟:“今季的歲貢(諸侯或屬國每年向朝廷獻禮),臨來時我已命人裝車,想必此時已在路上。”
  劉備搖頭:“非為歲貢,而為此錢。”
  於闐王壹楞:“此錢?”
  “此錢太過粗陋。”劉備笑道:“且重六銖。與我五銖錢,不好兌換。”
  “長史以為如何?”於闐王這便問道。
  “下官的意思是。大王何不將鑄幣匠人,盡數遣來。為下官鑄造兵甲。至於現存的‘於闐錢’,我以六枚五銖錢換五枚‘小錢’,以二十四枚五銖錢換五枚‘大錢’,全部兌換。”
  於闐王這便醒悟:“長史要用五銖錢,等重換取我國錢幣。”
  “然也。”劉備笑道:“不僅如此。貴霜錢幣、大秦(羅馬)錢幣,還有各國鑄幣,皆用等值五銖錢,或馬蹄金餅兌換。從此以後,西域只用五銖錢,大宗交易可用馬蹄金。(武帝亦曾鑄‘白金三品’銀幣,發行後,卻遭大規模盜鑄,元鼎二年(前115年)罷廢,前後共歷時5年。)”
  於闐王這便拱手道:“正因受缺錢之困,鄙國才私自鑄幣。若能換成五銖錢,自然再好不過。然若所換錢幣用完,敢問長史,又當如何?”
  劉備展顏壹笑,露出八顆白牙:“大王可知貲庫?”
  “不知也。”
  劉備便將臨鄉貲庫的功能,細細道來。而後言道:“大王放心,貲庫將先在此城建起。而後西域五十國國都,將另建分庫。所需錢幣,將從關內源源不斷運來,存在貲庫之內。需要時,便可到貲庫支取,兌換。絕不會有缺錢之憂。”
  現代銀行業強悍的吸金(血)能力,又豈是兩千年前的壹個藩邦國王,能夠知曉。
  想著如流水般從關內源源不斷運來的五銖錢。於闐王這便欣然點頭:“既如此,謹遵長史之命。”
  兵不血刃,劉備便解除了於闐國的鑄幣之權。
  送走於闐王安國,劉備又見拘彌王定興。
  定興與安國,有殺父之仇。
  且強橫壹時的拘彌國被於闐攻破後,國民逃亡大半。國力衰弱,不復先前。
  若無大漢調停,早被於闐吞並。
  劉備招他來,除了好言以安其心。也談到了幣制問題。拘彌國無力鑄幣,更無力兌換足量的五銖錢。劉備找他來,想談的其實是另外壹件事。
  “國債?”拘彌王定興滿頭霧水。此詞從未聽聞。
  “對。”劉備和煦壹笑:“下官聽聞。拘彌國自先王薨後,便屢遭磨難,壹蹶不振。所謂‘遠水不解近渴’。故想向大王提供壹筆資金,助拘彌渡過難關。因是‘舉國借債’,故稱國債。”
  拘彌王懂了:“長史欲借錢與鄙國?”
  “然也。”劉備欣然點頭。
  “不知長史欲借多少?利息幾何?”拘彌王頗為謹慎。
  “先借壹百萬錢。利息分文不取。”劉備大方出口。
  “長史此言當真?”拘彌王的表情已說明壹切。
  “下官豈敢誆騙大王?”劉備笑答。
  拘彌王這邊起身,肅容下拜:“謝長史垂憐。”
  劉備急忙起身相扶:“大王言重了。”
  拭幹眼淚,拘彌王急問:“又當如何歸還?”
  “以十年為期,每年還錢十萬。若無現金,亦可用貴國物產充抵。”劉備速答。
  “哦……”拘彌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卻又生怕有隱形條款:“不知長史可還有未盡之言?”
  “並無其他。”劉備忽想到壹事:“為方便借還,下官想在貴國王城建壹座分庫,用來存放錢幣。不知……”
  “這有何難!”拘彌王行禮道:“舉手之勞,何需長史開口!”
  劉備笑著點頭:“如此甚好。”
  有龜茲、疏勒、拘彌、於闐四國牽頭。劉備統壹幣制,與建立貲庫體系的要求,被西域各國全盤接納。
  可以預見。隨著貲庫業務不斷深入開展。西域諸國將會被牢牢捆綁上劉備的戰車。
  不知道世上有壹種陷阱,叫債務陷阱嗎。
  想下車?
  先還錢再說。
  不還?
  哼、哼、哼。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