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2章 萬物生輝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恰逢幾場春雨澆灌。隴山南北,壹片青綠。放眼望去,草長鶯飛,山花盛開。野趣盎然。時人皆言,春雨貴如油。冰封凍土,亦在細細無聲的春雨滋潤下,蓬松,軟化,變為豐鎬。壹犁壹耙,黏如臘,稠似脂。如膠似漆,被壯丁健婦,細細梳理成型,阡陌縱橫,田壟高聳。
  “甘露匝時,農夫詠於田隴,織婦欣而綜絲。”
  牢城內羌人,早已春耕。梯田次第,向更高的山丘逆進。阪上溪水潺潺,清澈見底。捧在手心,噙入口中,清洌回甘,又透著絲春的暖意。
  飽受凜冬冰霜之苦,皆深藏豐鎬之下的勃勃生機,正如饑似渴,如狼似虎。牟足了勁的往上鉆。
  朦朦朧朧,隱隱約約。仿佛枯木逢春,又似朽樹新芽。
  雲舒雲卷,大江東去。
  有道是“壹支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盡芳菲”。“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坊間傳聞。八日前,壹隊王宮女騎,千裏迢迢,馳聘上山。直入關首。自此往後,雲霞殿門緊閉,關首千斤閘落。槍林刀樹,纓盔如林。馬放南山。
  見向來勤政的薊王,竟閉門不出。眾人方知,茲事體大。
  正臥床靜養的女豪,亦梳妝下榻。為左丞、長史等人,互通消息。安撫人心。
  足足過去八日。雲霞殿二層寢宮,這才卷簾開窗。壹時芬芳四溢,沁人心脾,滿城得聞。
  大秦聖祭,臨軒俯瞰。言:“壹切安好。”
  殿前百官,終是安心。
  薊王身系萬民,斷不可有失。
  敦煌,懸泉郵。
  懸泉郵,又稱“懸泉置”。乃前漢時,武帝設河西四郡後,始置。“泉”,指據此不遠的壹條山泉。泉水自高處下浹,懸空入潭,故稱“懸泉”。初為“懸泉亭”,昭帝時改為“懸泉置”,今漢改置為郵。乃河西要道上壹處集傳遞信箋、公函,政命、軍令,接待往來貴賓為壹體的大型綜合置郵。說是驛城,亦不為過。
  由“驛騎”遞送公文書信,乃是其主要職能。後世有“郵驛圖”畫像磚出土。畫磚上,奔馬疾馳,驛騎高舉通關傳符,以免因關卡驗符而減速。畫像雖栩栩如生,卻未畫驛騎之嘴。乃是寓意“守口如瓶”。此舉,既巧妙的彰顯出驛傳保密的重要性,亦從側面反襯出,大漢帝國對西域的嚴格管控。
  城中壹間精舍。
  小腹無由來的壹陣絞痛。聖火女祭司阿奇麗婭,猛然睜開雙眸。
  “女主人?”帳內隱隱有血腥味傳來,侍女急忙起身查看。
  “無妨。”阿奇麗婭輕聲寬慰:“應該是來潮了。取盆熱水,勿驚動旁人。”
  “喏。”侍女這便移開直欞門,前往盥洗室取水。擰開龍頭,熱水自來。調好水溫,侍女很快打來壹盆溫水。
  漢式水洗實在是太方便。
  清洗完畢,又裹上亞麻經條。侍女這便放下帷幄,重入盥洗室,將盆中殷紅血水,傾入馬桶。忙忙碌碌,倦意襲來。沾榻既睡。
  阿奇麗婭依舊無眠。夢中,熊熊燃燒的火焰鹿角,竟是如此清晰。
  “赤鹿焰角,三足踆烏。”阿奇麗婭眸生異彩,轉瞬已逝:“此去大震關,必有所遇。”
  又過二日,劉備大夢方醒。本以為當腰酸背疼,渾身乏力。豈料壹覺醒來,龍精虎猛,龍驤虎跱。心明眼亮,豐神如玉。舊力未盡,新力已生。仿如醍醐灌頂,洞徹天機。
  而開春以來。飽受“阿弗洛狄忒之魘”折磨之苦的安德莉婭等人,早在“生命禮贊”儀式達成的翌日,便各自轉醒。亦是生龍活虎,顧盼生姿。胃口大開,食欲大振。飽食酣睡,再入浴池洗盡疲憊。各項生理機能,不僅重登巔峰,還各有精進。從此對女神詛咒免疫。
  最關鍵。與先輩們扼殺伴侶的強行驅咒不同。來自劉備的“禮贊”,讓女戰士們的信仰拼圖更加完整。從神性迸發出的靈魂紐帶,也讓與劉備的關系,更加牢固。誕生於信仰的羈絆,早已遠遠超越了世俗的情感牽連。
  新的生命,已不知不覺間,在達成所願的女王腹中,悄然孕育。
  天家麒麟,因身染劇毒,而中斷的子嗣繁衍,再次重啟。
  蔓蔓日茂,綿綿瓜瓞。百子達成,指日可待。
  薊王宮,急需守備。安德莉婭等人不敢怠慢,歡聚數日,便依依惜別,啟程東歸。
  來去雖匆匆。然氣勢迥異,面貌壹新。精、氣、神,囊橐(náng tuó)充盈,滿而漫溢。
  多珠胎暗結,成功受孕。
  還有西域五十六妃。不久之後,便被王太妃陸續送來。
  話說,有人歡喜有人愁。
  先聞聯軍已退,後聞薊王閉關。
  自以為覓得天賜良機的三十六部雜羌,終於安耐不住,欲群起兵諫。
  麥積山谷。
  壹隊羌騎,數千之眾,正在融雪爛泥地中,艱難前行。
  為首之人,正是句就羌渠,滇吾。
  穿越麥積谷地,入渭水狹道。便可循早已荒廢的先秦路徑,從大震關與大散關之間,悄然穿過,直抵陳倉。
  “前隊已到何處?”春暖冰融,山谷泥濘難行,急於逃出險地的滇吾,不時催問。
  “前鋒已到燔史關墟。”便有斥候答道。
  “關墟可有人家?”
  “確有獵戶數家,見大隊人馬,老弱便躥入山中。”斥候答道:“只剩兄弟二人,身壹長壹短,臉壹紅壹黑。被我等拿住。”
  眼看日頭偏西,滇吾言道:“切莫濫殺,亦勿縱火。今晚便在關墟獵村宿營。”
  “喏!”斥候領命而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