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86章 山谷之國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十萬兵馬齊聚,匯聚鼎盛煙氣。
  數萬力士、工匠,日日鑿山伐木。山中大木,沿章木川水,順流而下。營造章木山城。
  山谷積石,亦被不斷運抵城下,為築基所用。漢家樓宇,積土成丘,夯平成臺;條石築基,鬥拱架梁。層疊而上,遂成百尺高樓。漢瓦蓋頂,秦磚砌墻。雕楹漆銅,內外修飾,不壹而足。
  尋常模組,四海通用。若制非常模,則薊王出手繪圖板,再交由將作寺,精心建模。良匠按圖索驥,功到自然成。
  薊國營城術,化繁為簡,大而化壹。
  營造千裏封國,五百城港,皆不在話下。區區壹座邊疆山城,何足掛齒。都尉玄年年引軍南下,所到之處,皆有糧草輜重,沿途送達。日積月累,營中糧草輜重,足夠十萬人馬,半載所需。而大量隴右糧秣,正源源不斷,由沿途置驛,接力運抵。
  自隴右圩田大成。隴上小麥,堆積如山。然,天下以薊國長粒粳米為“美食”。隴上小麥,多為倉儲軍用。薊王長於河北,面食亦覺味美。尤其胡餅,風行大江南北。單吃便是十足美味,居中剖開,塞入炙膾烤肉,輔以葵菹幹葵,再夾二片四季時蔬,經餅腹中熱氣煨燙。暖意升騰,鮮香欲滴。壹口咬下,噴香四濺。便是薊王少時所創饢燒。
  軍情緊急,不及入腹。只需揣入懷中,余溫猶存。
  荒川谷地,堆光如晝。
  人馬嘶鳴,徹夜未息。
  山夷何曾見過此等陣仗。拖家帶口,逃竄向南。壹時雞飛狗跳,狼奔豕突。
  先鋒營,斥候四出。將周遭山川地形,繪制成圖。畢竟初來乍到。就地屯田,力有未逮。待薊王攻下北身毒。再種田不遲。
  據康僧巨所獻《吉貝(布)廣幅(佛國)圖卷》所註。跨章木川,大雪山南麓谷地,有基拉特王國,唐時稱“尼婆羅”。
  唐貞觀十七年(643年),衛尉丞李義表使天竺,道經此地,其王那陵提婆禮遇之,與義表同觀國內之阿耆婆沵池。貞觀二十壹年,那陵提婆國王,遣使至唐獻波棱菜(菠菜)、酢菜及渾提蔥等特產。
  出人意表。時下基拉特王國,竟不羈縻於身毒。且觀其種輩,亦與身毒多有不同,更似諸夏古羌。其語,亦與古羌頗多類似。
  知雪山南麓,身毒半島。竟有山谷之國(加德滿都谷地),種出古羌。語言風俗,素不與身毒相同。又聞其境內有河流,可通枝扈黎大江。
  薊王大喜過望。遂遣使南下,欲結邦交。
  山谷之國,於薊王而言,或是立足身毒半島之基。
  即來則安。此時,北匈奴當已舉族西遷。亂入安息東境。安息帝國東部聯軍,當傾巢而出,圍追堵截,勢必剿滅入侵流寇。稍後,康居聯合大小烏孫,與安息相持國境。趁此良機,暗中厲兵秣馬,磨刀霍霍之貴霜帝國,十萬鐵蹄,席卷身毒。壹戰可定也。
  此乃薊王謀劃已久,既定戰略。四野抄掠,貴霜鐵騎。攻城略地,薊王先登。如約,西、北身毒諸國,歸於貴霜。枝扈黎大江流域,枝津縱橫,壹季三熟,稻作之地。並東身毒,悉歸薊王。中身毒,並南身毒,各憑所需,但憑所取。
  貴霜王,無有異議。枝津縱橫,大江流域,濕熱多雨,泥足深陷。非貴霜所好。西、北幹爽草原,才是牧馬之地。
  薊王遣使相告,貴霜若占枝扈黎大江沿線城池,亦可足額販賣。誠然,品相越好,售價越高。若付之壹炬,入目皆是斷壁殘垣。則不值壹文。
  貴霜王急忙遣使求問:城池大小不壹,作價幾何?
  薊王回復,不厭其詳。橫豎壹裏、三裏、五裏,及樓閣佛塔,民眾多寡,林林總總,不壹而足。
  貴霜王大喜過望。
  依薊王所料。東、西、北,身毒列國,當壹戰滅之。中身毒,坐擁高地。騎兵仰擊不利,恐難速勝。南身毒,三面環海。黃支國若不戰而降,南身毒必入彀中。
  此刻樓船校尉郭祖,當已率軍抵達象林港。繞行頓遜海崎,不日可達殑伽港。
  已程不國,新建北島港,可泊百艘白波樓船。待樓船校尉郭祖,率軍抵達。萬事俱備,只等薊王壹聲令下。若非天下三分,群雄割據。水衡都尉並治粟都尉,合兵攻略扶南,三南半島,當可先於身毒,並入漢土。
  萬幸薊王春秋鼎盛。若以六十歲計,陽壽尚余壹半。若習得玄素術,延年益壽,長命百歲。來日方長矣。
  十萬人馬,數萬工匠。徹夜不息,日夜輪作。章木山城,宛如奇觀,壹夜聳立。對岸橋頭堡,亦先行築畢。吊橋對開,鋪設軌路,可通重車。薊王取名“章塢”。
  於章塢闕樓,俯瞰川中激流洶湧,對面坡上懸樓林立。遠處綿延群山,白雪皚皚。薊王壹時神遊天外。
  萬裏雪山,阻諸夏文明,五千年。今朝終為我所破。卻不知,是福是禍。
  轉念壹想。作為處於時代巔峰。守護初火的帝國壹藩。焚盡蠻荒,薪火相傳。乃是天命使然。回想初登倭島,見六尺島夷,宛如野怪。薊王心中震撼,無以復加。
  時人言,九州之外皆蠻夷。雖有狂妄自大之嫌。然此言亦非全虛。待,後世胡亂,九州崩壞。倭島孤懸,得以幸存。後世仍能從此島,窺見漢唐壹斑。追憶華夏文明,是何等光彩奪目,極致絢爛。豈非薪盡火傳。總有余燼未熄。
  “報!”史渙入闕來報:“谷中國使將至。”
  “甚好。”薊王欣然言道:“大帳相見。”
  “喏。”
  薊王信步下樓,車駕返回章木城兵車大營,中軍營帳。
  須臾,便有山谷國使,戰戰兢兢,入帳相見。料想,章木川中巨變,必令其震驚不已。
  雖疏通漢禮,卻也不至失儀。
  薊王身側雲霞衛,皆出古羌。使者所言,竟能聽懂七八分。
  由常寧美人,雲霞右禦衛長梁姿轉述:“稟夫君,山谷王問,‘漢王’何來?”
  “雪山之外,亦知大漢乎?”薊王笑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