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9章 匡弼輔正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返回王庭,許師遂被虔誠的信眾所環抱。
  如許多古老的氏族壹樣,鐘羌政教同體。女豪掌管世俗,許師凝聚信仰。二者缺壹不可。女豪遠嫁大震關,若將壹個擁有廢立大權的巫祝,留在王庭,久必成害。
  正因如此,女豪才以許女為質,逼許師就範。三人同去,當後顧無憂。
  美色當前,利益在後。所謂“物穆無窮,變無形像。”需能拋開表象,窺見各方背後之博弈。不然,不過是流於形式,虛有其表之“膚淺之悅”。
  熙熙攘攘,利來利往。利在何處,害又在何處。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曉以利害,方知取舍之道。
  所謂媵妾,設立之初。便是為最大程度確保女方家族的利益。如若正妻亡故,或未能生育,那麽媵妾便可取而代之,依舊能有效維系本家的利益。於是從春秋始,便有壹詞:“固寵”。
  換言之。媵妾,其實是壹種預備機制。
  諸如西域五十五國,五十六公主,陪嫁媵妾少則數人,多則數百。且皆出王族血脈,支系稍遠者。其中許多人,亦有公主頭銜。初時,五十五國媵妾,皆置於長安宮中。甄別無誤後,正分批遷入薊王宮。與主嫁公主為伴。薊王用不用得到是壹回事,有沒有又是另壹回事。
  正因如此。對貴族而言,結親才如結盟。正妻與媵妾的雙軌制,便是為最大程度維系同盟而置的“雙保險”。
  又換言之。諸侯之家,能如王妃公孫氏,“娶壹嫁壹”者,天下罕有。今又誕下嫡長子。王妃之位,當穩如泰山。
  作為鐘羌信仰的守護。除去服侍薊王,許師又豈願甘居人下。返回王庭第壹事,便從信徒中,擇佼佼者為媵妾。
  女豪樂見其成。
  只需同入雲霞殿,壹切皆好。
  王庭沼澤,已被薊國良匠縱橫掘開。就地和泥,建龍窯燒造硬陶水管。將熱泉導出,再排建重樓,修造鐘存王城。
  不願搬出西傾山的大小豪帥,便可遷入此城安居。水暖、水淋、水洗,壹切如同山外。山中苦寒,薄薄的木板墻如何能保暖,羌人蝸居之山寨,多以厚厚的土墻填塞幹牛糞,再用青苔撚縫,居中烤火以驅寒。
  改成漢式樓閣,當真天壤之別。
  日薪二百大錢。對鐘羌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皆知女豪與薊王不日便將成婚。許多西傾山中羌人,已迫不及待舉家遷移。劉備令白石城等,邊疆郡縣,廣設營地,用於暫置。究竟分批派往何處,自有長史等人悉心安排。
  鐘羌最向往之地,自是大震關。
  然關城人滿為患。無奈只能退而求其次。羌人皆願就近安置。豲坻聚,綿諸道、戎邑道,壹時遍布羌人勞營。
  於是劉備又析隴縣,重置上邽縣。又以清水西城為縣治,將原清水縣境壹份成二。西為清水,東為豲坻聚。王莽始建國二年(10年),公孫述於(清水)縣治以西十五裏,依山築清水西城,便是此城。又提前擴建諸如豲坻聚秦亭、略陽縣街亭等,增為城邑。前漢時廢棄的城邑馬苑,盡可能原址修復。安置百萬鐘羌。
  加上原隴縣。劉備將隴山西阪,分為清水、上邽、豲坻,綿諸、戎邑等,六縣。再加阿陽、略陽、涇陽、成紀,諸縣,再沿清水河谷廣立羌人營地,各置數萬乃至十萬青壯健婦不等,辟隴右梯田。只需隴右梯田大成,足夠西涼民眾取食。
  家徒四壁,別無余財。都不打緊。三餐不繼,才真要命。
  還有官道四通八達,串聯起各地牢營。遊商往來,絲路流金。東西文明交匯。待畫地為牢,擴牢為城。城邑與阪上梯田同築完畢。百年羌亂終解。
  以今大震關為例。皆著漢服,行漢禮;說漢話,書漢隸。還有何人敢說,非我族類。
  洛陽西郭壽丘裏,大將軍府。
  霞樓之上,堆光如晝,夜宴正酣。
  新任冀州刺史,八廚之王芬上京就職。先入大將軍府致謝,何進自當殷勤招待。
  王芬素有重名,乃天下士人之翹楚。今黨錮已開,黨人與宦官積怨難解。常為外戚所用,結成攻守同盟。深知其中利害關系,大將軍又豈能不,殷勤備至。
  十九年人情冷暖,亦讓王芬頗知進退,全無書生意氣。二人各懷心思,刻意結好,壹時其樂融融。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何進這便屏退左右,端杯試言道:“敢問使君,可知(何)某,因何舉為冀州刺史?”
  “下官不知也。”王芬笑答。
  “冀州播亂之地,非大賢不可牧守是其壹。今有黑山群盜,四處為寇,百姓紛紛裹挾其中,非名士高儒不可教化乃其二也。”說著何進舉杯,與王芬對飲。
  落杯後,何進這才道出肺腑之言:“冀州六國,與薊國毗鄰。先時,六國主上表,求派官吏,重整吏治。奈何黨錮未解,朝廷無人可用。不得已,六國主唯有向薊國討要。如今,薊國官吏,已遍及冀州各地。便是六國相,亦與薊國頗有幹系。”
  “哦?”王芬聽聞,不由雙眸壹亮。又急忙隱去:“敢問大將軍,消息屬實否?”
  “千真萬確。”何進壹聲長嘆:“薊王當世人傑。忠心可鑒。奈何麾下謀臣如雨,猛將如雲。薊國宿臣揚名天下者,何其多也。縱然薊王無心大位。然麾下黨羽,又豈能甘心。”
  王芬旋即醒悟:“大將軍可是要我,快刀斬亂麻,平冀州吏治。”
  “然也。”何進大喜,又急忙叮囑:“當,徐徐圖之,徐徐圖之。”
  “下官,領命!”王芬離席下拜。
  何進忙上前攙扶:“得文祖鼎力相助,社稷無憂矣。”
  東郭港,天將露白。
  便有貲庫馬車,列隊抵達。先將滿車兩漢五銖吊入船艙。又將新晉出爐的四出五銖,裝車運回。事關重大,王太妃遂遣樓船校尉郭祖,親自押送。將兩漢五銖,運回重鑄。
  “見過右丞。”見賈詡親來,郭祖、胡玉等人,急忙行禮。
  “諸位辛苦。”賈詡手持白羽扇,自有風儀:“此次兵出太行,何人將兵?”
  “乃王傅親自將兵。”郭祖答道。
  “何人參軍?”賈詡又問。
  “乃蔡少師得意門生,顧雍,顧元嘆。開春將滿十七。”郭祖再答。
  “原來如此。”賈詡笑道:“王傅此行,無憂矣。”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