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60章 為虎作倀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奴婢只聞,造甘泉宮。未聞,改縣為京。”左豐斟酌答曰。董侯有此問,必有所聞。無論是誰暗進讒言,董侯皆心有所慮。
  “三弟流火天降,麒麟送子。且又為嫡出。論尊卑,朕遠不及也。”董侯言道。
  左豐唯有硬聲答曰:“薊王奉獻不減,心意已決。先帝前後二詔。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皆是祖宗家法。陛下名正言順,繼大漢皇帝位。奴婢竊以為,實不作他想。為宜。”
  言罷,左豐已暗生悔意。末尾“為宜”二字,尤其多余。非是苦心勸慰,反倒像言語相逼。
  董侯似並未能體會:“少令所言極是。”
  不等左豐暗自松氣,董侯又問:“甘夫人又是何人?”
  “聞,乃方士甘始之女。因廣有道術,人稱‘神智夫人’。與父伴駕南下,護麟子周全。被薊王尊為義母,育麟子於甘泉宮。”左豐又答。
  “甘始乃有名方士。與青牛師等,並稱千秋三師。京中權貴,多有結交。皆未聞有女。”必有人暗行離間,否則董侯焉知,其中詳情。
  心念至此,左豐亦不敢胡言,乃至惹禍上身:“化外之人,遊方之士。大多不言身世。究竟此女,是親生,還是寄養,奴婢亦無從得知。”
  “少令不知亦無妨。”董侯言道:“只需視如己出,哺養三弟成人。朕便尊壹聲‘義母’,亦有何妨。”
  “陛下明見。”左豐暗松壹口氣。忽又感慨,先帝二子,皆聰慧過人也。只可惜,天不遂人願。時至今日,只嘆造化弄人。
  與其慮及麟子長成,不若乞朝堂再無刀兵相見,乃至二宮血流成河。
  董侯畢竟少年心性。轉瞬即忘。
  壹日生活,多半如此。二宮雖日漸冷清,遠非先帝年間可比。然畢竟高墻深院,可保幼帝平安。
  諸如楊彪等,亦兩耳不聞宮外事。樂得清閑。
  待董侯長成,天下變乎?
  楊彪時有此問。
  然終歸無解。
  函園瓊臺裏,呂布府。
  聞老父來訪,嚴夫人連忙迎入堂中。
  逢呂布入宮值守,不在府中。
  代夫迎客,亦是主母日常。
  賓主落座,嚴夫人問道:“阿父並康師,所為何來?”
  “聞夫人之夢,故來壹問究竟。”康僧巨答曰。
  “原來如此。”嚴夫人遂言道:“康師以為,此夢當作何解?”
  “敢問夫人,除我二人外,近日可有人到訪?”康僧巨反問道。
  “唯有夫君同鄉,伊闕都尉李肅登門。”嚴夫人答曰。呂布雖為左中郎將,然卻非董卓黨羽。魚梁臺上無壹席之地。自無同僚登門結交。
  “騎都尉李肅。”康僧巨又問:“所為何來?”
  見嚴夫人面露難色,嚴佛調勸道:“女兒無需介懷。既入佛門,四大皆空。左耳進,右耳出。出門即忘。必不會走漏半句。”
  “乃勸夫君,認董卓為義父。”嚴夫人終坦露心聲。
  觀其神色,康僧巨這便了然:“夫人心結,既此也。”
  嚴佛調亦知:“慎子曰:‘晝無事者夜不夢’。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料想,女兒亦不願左中郎將,認賊作父。”
  “阿父所言極是。”嚴夫人果有主見:“不瞞阿父並康師。夫君與太仆王允、不其侯伏完、司隸校尉桓典等,常有往來。妾,雖不知所謀何事,然同謀者,皆為董卓所惡。又聞‘道不同,不相與謀’。竊以為,夫君必不與董卓同道。”
  如此真相大白。
  “當作何解?”嚴佛調心牽女兒。
  康僧巨答曰:“董卓狼子野心,絕非良善之輩。今日無功而返,他日必另生壹計。不可不防。”
  “敢問康師,妾當如何行事。”嚴夫人盈盈下拜。
  “函園乃京師首善之地。夫人萬勿輕離。觀左中郎將,有萬夫不當之勇。董卓便有千軍萬馬,又能奈何。”康僧巨答曰。
  “康師此言,竟與門下主記,不謀而合。”
  “可是九江名士蔣幹。”康僧巨笑問。
  “正是。”
  “如此,夫人當無憂矣。”康僧巨斷言道。
  臨別時,又贈良言:“凡請轉告左中郎將,莫作虎倀。”
  “妾當謹記。”
  畢竟同入佛門。嚴佛調早已看出,康僧巨有未盡之言。
  二人安步當車,順下九阪。
  嚴佛調遂以胡語相問:“師兄何不明言。”
  康僧巨以胡語相答:“安世高女,知否?”
  “名喚安素。”嚴佛調焉能不知。
  “乃王允義女,呂布義妹。”康僧巨言道:“今為薊王妃。”
  “幹薊王何事?”嚴佛調又問。
  “多年前,安世高遠遊十載而回。見過臨鄉侯後,便安然歸西。我等同門,拾柴而焚。設利羅珠(舍利子),為臨鄉侯所佩……”康僧巨遂將前後諸情,娓娓道來。回首往事,已悠悠十載。
  “不料,薊王竟與我佛,羈絆甚深。”嚴佛調嘆道。
  “安素之身世,我亦略有耳聞。”康僧巨言道:“今日時局,恐非左中郎將壹家,牽連其中。董卓京中爪牙眾多。先前史門弟子,皆已為其所用。但凡行事不密,必為其所知。且王允素與董卓交惡。料想,府中必廣布細作。”
  “師兄言下之意,董卓已有所覺。”
  “然也。”
  “為今之計,該當如何。”嚴佛調追問。
  “當閉門絕客,深居辟禍。”康僧巨答曰。
  “左中郎將護衛禁中,何能輕離。”
  “此,便是癥結之所在。”康僧巨嘆道:“終歸名利難棄。”
  二人壹路無言,相伴入白馬寺。
  待呂布晚歸。
  嚴夫人遂將白日之事,和盤托出。
  呂布寬慰道:“夫人毋憂。京師之內,仗寶馬神兵,縱千軍萬馬,為夫有何懼哉。”
  便在此時,監奴來報:“稟將軍,徐州別駕麋竺,投刺謁見。”
  “徐州別駕?”呂布並不識此人。
  嚴夫人這便記起:“便是先前入白馬寺,訪家父之人。”
  “如此,當可壹見。”呂布言道。
  “喏。”監奴自去傳話。
  嚴夫人起身避入內室。
  少頃。便有壹儒雅君子,上呈禮單,登堂拜見:“東海麋竺,拜見呂將軍。”
  呂布壹眼掃過,不由暗自心驚。
  “別駕請上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