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6章 象軍初立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矮象,亦喚作“侏儒象”。雖是象中矮小者。卻也足高壹丈。可壹人騎乘。
  馴養,先訓而後養。只需編制成軍,戰力必不可小覷。尤其騎兵對沖,戰馬自當完敗。然速度不及馬快,且奔跑難以久持,亦無法與戰馬相比。換言之,當可沖鋒踏營,不可遊鬥追擊。
  揚長避短,攻強守弱。乃兵之道也。
  甲騎具裝,將作寺已著手設計。
  更何況。象牙獠長,可包鐵乎?
  嶺南酷熱多雨。北地戰馬,多生疫病。故此行,薊王只攜少量騎兵。余下十萬大軍,皆為步戰。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消耗無度。薊國富甲天下,亦不可如此浪費。
  門下主簿孫乾,入帳相問:既無戰事,十萬兵卒,可否分批遣歸。
  薊王言道:既為孤所用,焉能無故遣返。
  軍師祭酒戲誌才,聞弦歌而知雅意:主公欲效西域,籌建聯軍乎。
  薊王輕輕頷首:然也。犀甲夷兵,封豨倭兵,各取其半,組建嶺南並東瀛,幕府聯軍。分駐各處要津。乘船往來,馳援海外荒洲,守備江表十港。震懾宵小,威服僥外蠻夷。
  尤其象林港,扼海上絲路,咽喉水道。只需建成,可通夷洲、珠崖洲、澶洲及日南僥外各國。並將薊國港口,再推進三千裏。亦此為基,通商僥外諸國。諸多南海珍貨,經此港,上溯南醴、南廉二港,再經大回環水路,源源不斷販入大漢。獲利何止百倍。
  此,還只是通商之便。其軍事效應,尤其凸顯。
  略作思量,郭嘉笑問:主公欲繞行扶南乎?
  薊王亦不隱瞞:孤,正有此意。
  “扶南西去林邑三千余裏,在海大灣中,其境廣袤三千裏,有城邑宮室。人皆醜黑拳發,倮身跣行。性質直,不為寇盜,以耕種為務,壹歲種,三歲獲。又好雕文刻鏤,食器多以銀為之,貢賦以金銀珠香。亦有書記府庫,文字有類於胡。喪葬婚姻略同林邑。”
  “其王本是女子,字葉柳(柳葉)。時有外國人混潰者,先事神,夢神賜之弓,又教載舶入海。混潰旦詣神祠,得弓,遂隨賈人泛海至扶南外邑。葉柳率眾禦之,混潰舉弓,葉柳懼,遂降之。於是混潰納以為妻,而據其國。後胤衰微,子孫不紹,其將範尋復世王扶南矣。”
  今漢時,扶南亦曾入朝奉獻。與大漢關系甚佳。
  若知薊王泛舟遠來。今扶南王範蔓,必親出相迎。以禮相待,有求必應。
  十萬大軍,壹戰而勝。戰勝易,守備難;吞並難上艱難。薊王亦無需心急。時下正值隆冬。大河上下,千裏冰封。國中壹季稻作畢。國人趁此難得空閑,尋親訪友,宴飲不斷。並無大事,亦無大患。再加國中英傑匯聚,又有太妃、王妃垂簾監國。薊王足可安心。薊國吏治,足可稱道。
  冬季興兵,正當時宜。
  得薊王敕令。駐守南醴港之水衡都尉周暉,即刻揚帆啟程。並海市南下象林。
  順風順水,不出五日,抵達林邑浦。
  水衡都尉麾下,九官令丞、七官長丞,各司其職。將先前略顯淩亂的諸多事宜,打理有序。林邑金沙流淌,裂石生金。更有諸多深藏叢林之珍木礦產,亟待辨認開采。此亦不急。先立海港,再造川津。沿縱橫水路,深入叢林深處。向化占人,編戶為民。待外遷之民,亦成邑落,三族鼎立,象林可安。
  且有水衡都尉駐守。料想朝廷委任官吏,亦不敢貪殘放濫。
  水衡都尉艦隊抵達,薊王日漸無事。坐鎮大營,著力打造象兵。
  稍後,赴葉調國使,平安歸來。葉調國遣使,亦同船抵達。上呈國書,覲見薊王。
  使者言,國中矮象,不如林邑象遠矣。何須薊王渡海來求。願奉矮象壹千頭,謹以為賀。
  薊王大喜。
  重賞葉調國使,厚贈葉調國君不提。
  葉調國使言,奈何國中無大船,千頭矮象,還需勞煩薊王,泛舟來取。
  此有何難。
  橫海艦隊,遂與葉調國使同返。將千頭矮象販回。
  既是薊王所需。葉調國自當竭力而為,不惜傾盡所有。所贈矮象,皆為象群中出類拔萃者。馴象人,已看過。言,善加馴化,皆可編制成軍。
  換言之,壹千矮象騎兵,正不疾不徐,向薊王穩步而來。
  矮象身形雖略遜大象壹籌。卻勝在可單人騎乘。
  尤其可省象輿,只配象鞍。承載遠非軍馬可比。乃重騎兵之首選。
  如前所說,矮象終歸跑不過戰馬。輕騎無用,攻城拔寨,乃其制勝之道。自當鍛造矮象重騎無疑。所謂短小精幹。侏儒象,如同果下馬,耐力頗佳。
  大象乘輿,矮象跨鞍。高低搭配,相得益彰。
  便在無事壹身輕的薊王,手繪神鬼圖版,與將作寺良將,鍛造具裝象兵之時。
  這日,忽有斥候來報。
  言,林邑浦有僥外商船抵岸。上呈國書。言,有機密要事,求見薊王當面。
  薊王不疑有他,這便開封視之。
  “咦?”
  少頃,薊王傳令:“擊鼓升帳。”
  “諾。”史渙遂去傳命。
  須臾,營中屬吏,紛至沓來,齊聚中軍大帳。
  將國書便傳眾人。薊王居高下問:“諸位以為如何。”
  “扶南國主,莫非另有其人。”戲誌才不解:“臣,亦未聞扶南王宮生變。此‘扶南女王’,何許人也?”
  “尚未知也。”劉備言道:“然書中言之鑿鑿,不似作假。”
  郭嘉進言道:“主公何不請入營地,當面壹觀。是真是偽,只眼可辨。”
  “也好。”薊王遂命主簿孫乾,車駕相請。
  日中時,車駕入營。
  擊鼓升帳,文武落座。待沐浴更衣,確認無誤,引入大帳。
  “扶南女主柳氏,見過王上。”此女口出漢語,舉止有儀。
  “請坐。”既自稱女主,自當以禮相待。
  薊王言道:“女王所為何來。”
  “求薊王發兵,鏟除奸佞,光復故國。”柳氏答曰。
  與此同時。另有壹封密信,送入營中。
  “大秦故人?”亞馬遜女王,微微蹙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