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9章 心腹大害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黃門北寺獄。
  張讓,趙忠,被各自心腹小黃門,攙扶出獄。恰逢深春三月。日光明媚,草木青翠欲滴。滿目鮮活景色。
  得少帝下詔赦免。二人即刻官復原職。張讓仍為玉堂署長。趙忠為北宮黃門署長。然中常侍身份,卻得以恢復。侍奉少帝左右,成為幸臣。
  恰逢董太後稱病臥榻,閉門不出。自無人反對。此時此刻,袁紹這才幡然醒悟。書朱雀闕,乃是為學毛遂自薦,而精心設計的壹出苦肉計。目的,不在怒揭永樂、長樂之短,離間三宮關系。只為取信少帝,好借機翻身。
  所謂“舍得壹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少帝果親下監牢,歃血為盟,赦二人死罪。
  正如張讓所言。黃門雖避入深宮,傍樹而生。然天家帝胄,又何嘗能少了黃門爪牙,宦官鷹犬。少帝,亦不例外。
  見趙忠、張讓,投靠少帝,何太後頗多欣慰。懂得梳理羽翼,乃人主所為。
  然不知為何,垂簾監國的太皇竇太後,亦聽之任之。並未阻攔。當真“心中無痛”?
  趙忠、張讓復起。先前同被發配城外,為先帝守陵的親隨中小黃門,得以復歸。見二人聲勢漸漲,鉤盾令宋典、掖庭令畢嵐,遂與二人重歸於好。朋比為奸,壹如昨日。合稱“四常侍”。皆為少帝所用。
  先前三宮鼎立,少帝傍樹而生。如今茁壯成長,巨木參天,指日可待。只需元服,太皇竇太後還政於朝,自行遷往長信宮頤養天年。少帝自當坐穩大位。
  唯壹掣肘,便是何、董二戚。董氏,乃因祖母董太皇而興。何氏,乃因生母何太後而興。所謂“手心手背,皆是肉”。豈能厚此薄彼。於是,少帝向太皇竇太後陳情,為二家說和。
  始作俑者,書朱雀闕之事,亦隨之不了了之。話說,董太皇之所以席間失儀,揮袖打翻何太後敬酒,又口出狂言。便是受闕書所累,心中積怒,被何太後壹句“宗室無食,太皇憐惜”點燃。這才引發連環爭鬥。
  南宮,玉堂後殿。
  洗漱包紮,修養數日。氣象壹新的張讓、趙忠,入宮面聖。
  “老奴,叩見陛下。”
  “二位常侍,速速請起。”少帝稚氣未脫:“賜座。”
  “陛下當面,豈有老奴坐席。”趙忠諂媚壹笑:“我等習慣站立。”
  “如此也罷。”少帝亦不強求。遂將壹手劄,遞給二人。
  二人四目相對,便由張讓取來壹觀。
  “薊國八王子同日入館,薊國四少師傳授鴻學。”此條目,看不出所以然。張讓問道:“陛下何意?”
  “薊國二十七縣,三百余城,九百萬民。先前,薊王已封太子劉封,為陸城侯。十余年後,諸子長成,可還再封否?”少帝隨口壹問。
  “此乃祖制推恩,薊王自當分封諸子。”趙忠答曰。
  “若薊王不欲再分,該當如何。”少帝又問。
  “此乃……此乃……”問到此處,趙忠如何還能不領會聖意。
  張讓答曰:“此舉有違祖宗家法,當(聲)討之。”
  少帝言道:“薊王長朕十五歲。如不出意外,薊王必先薨於朕前。薊王若薨,該當如何?”
  “這……”饒是張讓,亦心驚膽顫。
  “薊王赫赫威名,忠義無雙,然若薨後,諸子並無此、此等威望。陛下當,當……”深吸壹口氣,張讓不顧鞭瘡崩裂,五體投地:“予取予求,易如反掌。”
  “張常侍所言,有幾分是真。”少帝追問。
  “老奴句句肺腑。”張讓以頭觸地。
  “以常侍所見,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合三人之力,能守洛陽安穩,令朕坐等薊王薨否?”少帝天真壹笑,卻殺氣逼人。
  “洛陽號稱八關都邑,固若金湯。且薊王忠義無雙,必不會輕易興兵謀反。若有萬壹,三人皆陛下至親,當鼎力相助。當可為陛下壹用。”張讓答道。
  “如此。我與二常侍歃血之盟,可行乎?”
  張讓、趙忠心領神會:“老奴等,定助陛下除‘跋扈將軍’,雖萬死不辭!”
  少帝徐徐伸出手掌:“跋扈四將軍。”
  少帝之意,張讓、趙忠,時至今日,已全然領會。
  話說,後世有少年周處,危害鄉裏,時人將其同南山虎、長橋蛟並稱“三害”。周處除三害,少帝欲除四害:大將軍何進、輔漢大將軍劉備、驃騎將軍董重、車騎將軍何苗。
  從少帝視角而言。外戚與宗室,並稱心腹大害。欲行驅虎吞狼,先令外戚與宗室,相互制衡:若薊王興兵謀逆,則命外戚固守八關,傳檄天下,共擊之;若薊王恪守臣節,至死不渝,則待薊王薨後,國力大減,壹戰勝之。
  所謂惡虎相爭,必有死傷。
  待外戚與宗室,兩敗俱傷。少帝自可坐收,漁翁之利。
  二崤城,中堡,瑤光殿前闕樓。
  賈詡眺望帝都燈火,欣然壹笑:“如此年紀,能設此謀,亦稱難能可貴。”
  荀攸嘆道:“我主當世豪傑,情義無雙。所謂‘龍有逆鱗,觸之必死;鳳有虛頸,犯者必亡’。不求君臨天下,卻力保道義長存。我主當面,欲權謀立國者,必自尋死路也。”
  “夫立典有五誌焉:壹曰達道義,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勛,五曰表賢能。”田豐言道:“少帝若敢動我主身後心思,乃天亡今漢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沮授言道:“逐鹿天下,已有定數。”
  後世權謀者,欲大行天下,必興縟文,禁刀兵。閹割國人尚武精神。於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天下皆握筆,再無人握刀。如此,方可操弄權術人心,養蠱荼毒天下。筆墨唾沫,終歸殺不了人。能奈我何?
  煌煌天漢,文盛武昌。
  斷不可毀於壹眾陰謀家之手。
  潁川,舞陽縣。
  宋奇並郭嘉,攜龔都並吳霸所部,十萬黃巾,遷入舞陽縣。先入城安民,再蕩平宗賊。大興黃巾屯田。又舉韓融為潁陰太守,治政安民。久必大興。
  諸事皆入正軌。宋奇與郭嘉,遂馬不停蹄,奔赴荊州長沙益陽縣。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