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99章 八賢共治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所謂“壹碼歸壹碼”。
  堂堂大漢天子,即便再昏庸無道。也不能坐視其死於亂賊之手。借刀殺人,火中取栗,更不可取。薊王行事堂堂正正。若心懷不軌,即便竊來萬裏江山,傳與子孫後代,又豈能長久。
  上行而下效。後世必有人,仿效先人,竊取大位。
  後有晉明帝問江山如何得來,悉知詳情後掩面長泣,言江山難以長久。果不其然。兩晉相加,不過百余年。衣冠爭相南渡。五胡亂華,大河以北漢人幾乎死絕。
  漢家文明,遭受滅頂之災。至盛唐重整何山。漢風漢俗,大半胡化,十不存壹。
  司馬氏祖孫三代,靠陰謀詭計篡奪曹魏江山,完成“三分歸壹統”。然奪取天下的方式,讓很多後人所不齒。十六國時,後趙石勒曾言:“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
  來路不正,如何敢稱正統。不僅漢人瞧不起。便是漢化的胡人亦瞧不起。失去了“天命所歸”的義理和倫常。其立朝之初,先天便有巨大破綻。留給了後世野心家,數之不盡的口實。
  隨便找個理由,便可起兵伐“無道”。兵禍綿延,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耗盡國力,被域外胡虜,覓得良機。終歸是,親者痛,仇者快。
  用後世的話說。此便是不擇手段,只求極速通關,因而無法達成完美真·結局。
  言歸正傳。
  歷史上的白波軍,不可小覷。
  關東諸侯討董時,正是怕白波軍南下渡河,切斷通往關西去路,董卓這才火燒洛陽,遷都長安。
  今又與黑山,彼此勾連,相互壯膽。
  互為犄角,相互靠山。
  太行山勢險絕,山路崎嶇,易守難攻。凡有風吹草動,便遁入深山密林。非通曉內情者,不知賊營之所在。
  壹旦陷入僵持。稍有不慎,便會被賊人抓住破綻,反戈壹擊。牛輔久攻不克,身心俱疲乃至軍心散亂。眼看敗局已定,便是此因。
  “六百裏將白波、黑山相互勾連,欲趁陛下北巡,襲殺大漢天子之事,上報朝堂。”劉備居高言道。
  “喏。”左國相崔鈞,起身領命。
  “有勞王傅整頓兵馬,盡遣斥候細作,探尋賊人蹤跡。隨時上報。”
  “喏。”黃忠起身領命。
  “陛下北巡,非同小可。我等當上下壹心,三軍用命,切莫令賊人有可乘之機。”薊王壹聲令下。
  “喏。”眾臣齊聲領命。
  起身後,右國相耿雍又問道:“新增六縣,當遣何人治事安民。”
  “孤有意授予鄭門十賢。”劉備已有所屬。
  鄭玄門下弟子,樂安國淵、北海孫乾,已先後出仕。余下還有八人:河內趙商、清河王經、樂安任嘏、北海張逸、魯國劉琰、汝南程秉、山陽郗慮、南陽許慈。
  正可壹用。
  “六縣加二港,正好授予八人。”耿雍所說二港,正是南津港與濟州港。
  劉備輕輕頷首:“州胡島,面積甚廣。島夷若能善加馴化,可再新設壹縣。”
  “南津港,位於沓氏縣內。沓氏縣,西南濱海已有沓津(普蘭店灣),向南尚有面積廣闊之遼東半島(金州區及南部),或可再新設壹縣。取名:金州。南津港,改名金州港。”劉備靈光壹現。
  “泉州、金州二縣,下轄泉州金州二港。”右國相耿雍笑問:“主公可欲仿‘陳氏壹門,六子為長’,令‘鄭氏門下,八賢共治’。傳為佳話?”
  “好壹個八賢共治。”劉備欣然點頭:“孤,正有此意。”
  若非州胡島,孤懸在外。不好私納。薊王劉備當開八縣,全八賢共治之佳話。
  即便如此,鄭玄門下八人,同時出仕,足已轟動太學壇。
  滿打滿算,薊國已有二十四縣。近七百萬口。
  須知,全天下亦不過三千萬口。
  正如何後所言。薊王劉備雄霸幽冀並涼四州。外加西域都護府、三韓半島。
  大漢十三州,除去司隸。余下九州,約千五百萬口。
  單就人口而言,合九州之力,僅與薊王劉備旗鼓相當。
  換言之。薊王劉備憑借今時今日之國力,足可發動壹場勢均力敵的統壹戰爭。
  且還是在九州聯盟的情況下。
  若任憑薊國六大謀主,合縱連橫,各個擊破。勝算已足夠大。
  唯壹掣肘,便是天道大義。壹言蔽之,傳承有序。
  西邸,萬金堂。
  細看薊王表書,陛下不置可否。
  難得大將軍何進,與驃騎將軍董重,二人皆在。
  “薊王上表稱,黑山賊欲合白波賊,趁北巡之際,對朕不利。二位將軍以為如何?”
  驃騎將軍董重急忙進言:“薊王向來言出必中,此事當八九不離十。黑白二賊,聲勢浩大,直追黃巾妖賊。陛下不宜輕身涉險。當……”
  “該當如何?”陛下追問。
  董驃騎唯有硬著頭皮往下說:“待臣剿滅白波,冀州刺史王芬剿滅黑山,陛下再北巡不遲。”
  擡頭深看董重壹眼。大將軍何進抱拳言道:“臣以為萬萬不可。”
  “大將軍以為,又當如何。”陛下從諫如流。
  “我視二賊如草芥。不過是盤踞在山嶺之間,人跡罕至之地,壹群無膽匪類,蟊賊而已。陛下若因此止步,不敢北巡。必助長賊人囂張氣焰。引四方蟊賊去投,久必成大患。若能趁北巡,誘賊出山來攻。當可壹戰而滅,北疆再無戰事矣。”大將軍何進,振聾發聵。
  “大將軍欲以陛下為餌乎!”董驃騎,冷笑反問。
  “驃騎將軍如此著想,亦未嘗不可。”大將軍何進,冷面相對。
  “此乃大不敬之罪。”董重怒而反駁。
  大將軍何進滿臉不屑:“兵法雲,兵者,詭也,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只需將陛下北巡消息放出,儀仗車馬等,壹切如故。賊人如何能知陛下是否親臨。”
  “引蛇出洞。”陛下欣然點頭:“荒山野嶺,不利用兵。若能誘至平原,可壹戰而滅。大將軍好計較。”
  見陛下如此,董重亦啞口無言。
  然而隱隱約約。董驃騎總覺得陛下此舉,似另有深意。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黑山與白波既已聯手,陛下又為何執意北行。
  出西園,董驃騎滿腹疑問,直奔金水小市。
  湯館二層雅座。
  右丞賈詡,聞訊而來。聽董驃騎細說前情,賈詡面色如常,卻心生警醒。
  莫非陛下已疑我主。
  我主向來有禮有節,從未有二心。陛下何故如此。
  再者說來。陛下又是從何處尋著破綻。甚至不惜壹意孤行,以身相試。
  換言之。陛下此時,也是將信將疑。故不惜以身犯險。
  究竟是誰……
  好言寬慰,送走董驃騎。
  賈詡壹語道:“黃巾余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