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國之君

吾誰與歸

歷史軍事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在皇位上大夢初醒,睜開了眼睛。   土木堡之變已經發生,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壹道考題

朕就是亡國之君 by 吾誰與歸

2023-7-15 23:31

  “陛下的這些改造,頗為奇妙,其實陛下有所不知,每戰填裝火藥之寡眾,都影響了火器的威力。”於謙頗為認真的思慮了壹番。
  他繼續說道:“陛下,火藥填的多了就容易炸膛,輕則手傷,重則目瞎,火藥填裝的少了,威力不足以穿過棉甲,所以,陛下這紙包火藥,防潮耐用,還能定量,陛下,此乃生生造化之德。”
  朱祁鈺倒騰這個東西的時候,只是抱著減少填裝火藥步驟的想法,但是歪打正著,才知道此物真正的妙用,在這個定量二字之上。
  在戰場上,妳還能夠分毫不差的把握火藥的重量嗎?
  石亨考慮到的是射速,但是於謙卻考慮到的是定量二字。
  於謙向來是這樣的人,他每壹句話說出來都是有理有據,而不是像石亨壹樣變著花樣拍馬屁。
  “就是覺得火藥攜帶不便,所以想了這麽個主意。”朱祁鈺不動聲色,並沒有因為幾句誇獎而沾沾自喜。
  “陛下,戶部金老師父到了。”興安在朱祁鈺耳邊小聲的說道。
  “有請。”
  金濂走過了前廊,卻發現引路的小廝將他引至前院,才看到了於謙和石亨都在涼亭,而且交談甚歡。
  金濂這個戶部尚書,在做之前,他壹直是刑部尚書,還帶兵平叛,他看到了朱祁鈺搗鼓出來的兩個小玩意兒,也是頗為的驚喜。
  南方多雨,將士們的火器到了南方反而還不如弓弩趁手,這兩個小小的改動,卻是保證了戰力。
  即便是雨中,這油紙包裹的火藥,也不會受潮,而且還有火門的擋板,都是保證潮濕天氣作戰的條件。
  “陛下之奇思,足可安邦定國。”金濂放下了手銃,他手癢打了幾發,試驗了下火銃的威力,頗為感慨。
  “金尚書何事前來?”朱祁鈺笑容滿面的問道。
  金濂看了看於謙和石亨,嘆氣的說道:“陛下,京中糧價非但沒有降下去,甚至還在漲!”
  朱祁鈺壹楞,隨即坐直了身子,楞楞的問道:“通惠河不是通了嗎?怎麽糧價還在漲?”
  “是的,陛下,這糧食倒是進了京,可是保證軍士們使用,兵部不肯放糧平抑糧價。”金濂的意思很明顯。
  他是來告狀的,於謙的手太長了。
  京通兩倉壹千庫,都歸戶部管理,但是眼下庫都被於謙把持著,京中無糧可放,糧價怎麽平抑?
  朱祁鈺的目光看向了於謙,這兵部已經管著兵了,為何還要管糧草?
  這是要做甚?
  謀反嗎?
  也不太像啊,自己叫他來,他就來了,不怕自己五百刀斧手,摔杯為號,當場擊殺嗎?
  石亨立刻就不樂意,忿忿不平的說道:“妳這老倌,凈告汙狀,怎麽就是我們兵部不放糧了?打仗不需要糧食嗎?馬上備操軍和備倭軍就進京了,糧食被妳拿走了,這些軍士們吃什麽!”
  “連吃的都沒有,妳指望他們賣命啊!”
  金濂冷哼壹聲,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他厲聲說道:“備倭軍、備操軍我妳二十萬,方今外禦為急,兵食七升,即忘身赴難,壹石百升,壹天兩萬石,夠不夠?”
  朱祁鈺稍微算了算,壹天兩萬,可以供給28萬左右大軍,食用壹天。
  “賬目能這麽算嗎?帶兵打仗這麽簡單,妳怎麽不去帶兵啊?算盤壹拿,就能打了?妳以為妳誰啊!”石亨立刻就有些不滿的說道。
  金濂絲毫沒給石亨好臉色,繼續說道:“帶就帶,誰怕誰!誰沒帶過兵嗎?妳在大同戍邊,我還在福建平叛呢!”
  金濂可不怕這種擠兌,他帶過兵,才有這麽大的膽氣說這個話。
  朱祁鈺剛打算說話,比如說讓兵部先把軍士用的糧取走,再把各庫還給戶部,但是他轉念壹想又不對,這樣壹來,兵部又管兵,又管糧。
  這以後,京城這地界兒,誰說了算?
  “於尚書?”朱祁鈺看著於謙,他有些疑惑,這是皆因於謙讓軍士把持戶部糧庫所至。
  “陛下,京師糧價根由不在糧倉,臣讓軍士把持糧倉也是無奈之舉,還請陛下明察。”於謙站起身來俯首說道。
  “詳細說說。”朱祁鈺當然不信於謙打算造反。
  於謙站著朗聲說道:“金尚書,妳心裏也清楚,京中糧價飛漲,是軍士們持倉導致的嗎?”
  “陛下,糧道未曾斷絕,通惠河通了,即便是兵禍在即,可是河道依舊日夜繁忙,晨時開閘,萬舸爭流。”
  “之前供應少了壹成,可是糧價壹直漲到了京師壹成的人買不起的時候,才穩在了四兩壹石。”
  “眼下供應多了,但是京中糧價非但沒有平抑,反而瘋漲,乃是有人囤貨居奇。”
  朱祁鈺認真思慮了壹番,有些疑惑的問道:“不對啊,供應少了壹成,糧價從五錢漲到了四兩,這是翻了八倍啊。”
  壹兩等於十錢,五錢到四兩,何止是壹成的人買不起?
  於謙冷哼了壹聲,繼續說道:“供應少了壹成,商賈聞風而動,至少吃進了四成以上的糧食!”
  “他們左手放錢,七出十三歸,右手卡著糧食不賣,百姓去他們的錢莊借錢,又到他們的糧店買糧。”
  “倒壹倒手,就賺了百姓們的地,賺了百姓們的工坊,賺的還不夠多嗎?這些人要不是把手伸到了京師五百庫,某怎麽會派兵前往庫房?”
  朱祁鈺眉頭緊鎖的聽完了於謙的說法,放錢其實就是借貸,七出十三歸,就是借十兩銀子,錢莊只給七兩,最後還錢還給錢莊十三兩。
  百姓們拿著借到的錢去買他們囤貨居奇擡價的糧食,還要背負高額的利息。
  朱祁鈺面色不善的看著金濂,疑惑的問道:“可有此事?京師糧倉乃是重地,為何會有人把手伸到了京庫之內?”
  這不等同於將手伸到了朱祁鈺的褲襠裏掏摸嗎?
  沒有糧食,打個屁仗!
  金濂擦了擦額頭的汗,頗為無奈,有些事不上稱四兩,上稱千斤都打不住。
  於謙得勢不饒人,他看金濂回答不上來,繼續說道:“戶部吏員負責東便門內東市,萬舸入京,糧食屯集東市,最後為何都散到了幾個大商賈手中?”
  “順天府開倉放糧,近八成的糧食都被誰給吃了進去?順天府庫的糧食,現在都在誰手裏!”
  興安在朱祁鈺的耳邊說道:“陛下,刑部尚書俞士悅,禦史徐有貞求見。”
  嘖嘖,朱祁鈺興趣大增,這絕對不是巧合,看似平靜的水面下,早已波瀾壯闊。
  “請!”朱祁鈺點頭說道。
  朝臣們的支持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遇到了棘手的事,妳處理不好,那必然大失所望,要是處理得當,朝臣內心的天平也會慢慢傾斜。
  政治,就像是壹場辯論賽,妳說妳對,我說我對,但是壹直對的人,就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擁護。
  這應該是大臣們,在他登基後的壹道考題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