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朕就是亡國之君

吾誰與歸

歷史軍事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在皇位上大夢初醒,睜開了眼睛。   土木堡之變已經發生,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

朕就是亡國之君 by 吾誰與歸

2023-7-15 23:35

  也先要是不知道權力的重要性,他會選擇去拔都拿金帳汗國的汗位?
  所以這君堡銅球,為何要拱手讓人?
  也先看著王復有些疑惑的神情,笑著說道:“我在路上想了許久。”
  “首先奧斯曼人對這枚銅球,是誓不罷休,即便是把整個君堡掀開來,他也要找到。”
  “這可不是王權,這是皇權,他拼了命的要拿下君堡,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他又是殺掉了自己的宰相,又是旱地行舟,又是親自帶著他的近衛軍團沖鋒陷陣,目的就是拿到羅馬正朔的宣稱。”
  “咱們握著拿著那個銅球,這不是代表著立刻馬上要和奧斯曼人決戰?”
  “不是我也先怕了他法拉赫,大明我都不怕,我怕他?是現在開戰的時機不對。”
  王復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也先打獵歸打獵,倒是沒有把腦子顛糊塗,當下的撒馬爾罕還沒有和奧斯曼人全面決戰必勝的把握,也先不開拔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其次。”也先神態自若的說道:“咱們沒那個實力,那是皇帝權杖,德不匹位,必然招致禍患。”
  “無論是泰西,還是極西和樛西諸國,對這顆銅球都是虎視眈眈,咱們拿著,豈不是被群起而攻之?”
  “不智。”
  “最後,壹顆破銅球,為此要付出的代價太大,咱們的目的還是去拔都稱汗,而不是去君士坦丁堡當皇帝,那是法拉赫的野望。”
  “不值。”
  “昨日,我稍加取舍之後,決定,還是給大皇帝拿去玩吧,皇帝拿著皇權的象征,就很合理。”
  王復點了點頭,那顆銅球對現在的康國而言,是災殃,而不是幸運。
  也先能想明白這壹點,王復就不會擔心因為壹個破銅球,出現不可控的局面了。
  這對剛剛起步的康國而言,是個好的選擇。
  也先卻十分嚴肅的說道:“君士坦丁十壹世,就讓他在拔都,不要讓他回撒馬爾罕,現在法拉赫肯定像個瘋子壹樣,在拔都對我康國和奧斯曼彼此冷靜,都有好處。”
  也先想過把君士坦丁十壹世也送到大明去,但是思慮再三,打消了這個想法。
  因為王復不會同意。
  當初瓦剌進了撒馬爾罕,定下《大憲章》的時候,也先就把話說明白了,他允許王復發展自己的勢力,並且允許互相制衡,無論是軍事、政治還是其他。
  王復擔心也先動手殺他,也先還擔心王復發動宮變,要了他的命,互相忌憚,互相利用,又互相信任,是現在王復和也先之間,極為復雜的關系。
  也先坐直了身子說道:“大明在哈密步步緊逼,步步蠶食,不僅正在籌劃著重新建立哈密七衛,還在不斷的派出夜不收,偵查整個嘉峪關以西,蔥嶺以南的地區。”
  “哈密王歪思汗壹直在求援,我們要不要支援?”
  王復想了想,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開口說道:“大皇帝對西域的企圖心,連路上的商賈都知道了。”
  “是的。”也先陷入了沈默之中。
  也先和哈密王歪思汗壹共打了三次,歪思汗什麽水平?
  也先俘虜了哈密王兩次,比稽戾王還差勁兒。
  第壹次大明朝廷幹涉,派出了使者要求也先釋放哈密王,雖然也先心不甘情不願,但還是釋放了歪思汗。
  第二次大明依舊幹涉,也先就不肯釋放了。
  所以哈密地區,是也先的地盤。
  但是隨著西進的活動,在哈密的部眾減少了許多,大明在對哈密地區不停的滲透。
  最近壹個叫柯潛的軍籍狀元郎跑到了嘉峪關,折騰的哈密王難受的要命,哈密王反抗又不敢,生受又不甘心,所以,哈密王請求瓦剌人的支援。
  要兵馬,要糧草,要支持。
  “大石以為呢?”王復並沒有說自己的想法,而是詢問也先。
  也先搖頭說道:“我實話說,我不想去,咱們的目標在拔都,現在走回頭路,那不是給大明送軍功章去了嗎?”
  “我不樂意去,和萬戶們商量之後,大家都不樂意回去。”
  “守得住壹時,也守不住壹世。”
  “大皇帝正年輕,他把進攻寫在了臉上,渾身寫滿了開疆拓土,聽說最近在東邊,又把琉球給吞了。”
  “這些年大皇帝壹直在振武,振武用什麽檢驗?自然是攻城略地,且不說打不過,就是能打過,咱們壹走,哈密王不還是倒黴嗎?”
  也先這番話是基於現實情況,大明能輸壹萬次,而瓦剌面對大明,只能輸壹次,因為輸壹次就會被大明打斷脊梁,然後被草原上的豺狼虎豹,給吃的壹幹二凈。
  也先自從京師之戰後,就壹直在避戰,無論是集寧還是河套,也先都沒有要固守的意思,在那裏作戰,離大明太近,根本沒有取勝的可能。
  他也先也輸不起。
  “大石雄韜武略,實在讓人敬佩。”王復拍了壹句馬屁,也先有很多很多的缺點,但是這個人對自己實力有著非常確切的認知,這壹點上,讓王復非常的滿意。
  也先面露為難的說道:“那該怎麽辦呢?”
  “哈密王叫我舅舅,他向我求援,我能不救嗎?可是不救的話,又該怎麽做呢?這真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哈密王的母親,是也先的姐姐,也先算是哈密王歪思汗的大舅。
  也先不想向東,他現在只想當可汗,向東是當死鬼,當不了可汗。
  大軍也不想向東,和大明打仗,哪有欺負西域這幫笨蛋有趣?
  這到了西域,就跟回家了壹樣。
  西域的軍隊雖然有火炮,有火銃、手炮這些火器,但是和大明當下的火器威力相比,西域的火器,就像是在放煙花……
  軍隊壓根沒什麽軍紀可言,打仗就跟打群架沒什麽區別。
  王復想了想說道:“最開始,咱們就說,什麽事也不會發生,因為皇帝只是在偵查關西七衛,保障商隊的順利行商。”
  “然後,我們就說,也許可能會有事發生,但是我們受限於奧斯曼和帖木兒的虎視眈眈,無法做出有效的支援。”
  “等到真的有事發生,我們就跟歪思汗說,也許我們該行動,但是我們真的什麽都做不到。”
  “等到最後,再表示壹下我們的遺憾,當初應該做些什麽,但現在真的太遲了。”
  王復給出了壹種應對這種事件的標準答案,就是拖延法。
  這是壹種很常見的話術,或者說是壹種事情發展的必然規律,因為也先沒有實力去支援哈密。
  也先要是有五十萬大軍,還在撒馬爾罕幹什麽?
  他早就拳打奧斯曼、腳踢帖木兒,坐鎮君士坦丁堡,威逼泰西諸國俯首稱臣了。
  也先顯然並不掌握拖延法的訣竅。
  他瞪大了眼睛,看著王復,調整了壹下坐姿說道:“很好,很好,就這麽辦。”
  “但是不會出什麽問題嗎?我不是擔心歪思汗,他沒什麽本事,我是說,如果我們和大明挨著,會不會出什麽問題?”
  “更確切的說,會不會挨揍?”
  王復認真的思慮了壹下說道:“很難,翻過天山山脈,越過蔥嶺,需要走過沙漠,需要跨過山脈,那是壹條極其曲折而漫長的補給線。”
  “如果大皇帝真的那麽做,真的那麽愚蠢,大石為什麽還要西進呢?直接進京做皇帝不好嗎?萬裏迢迢的去拔都當可汗呢?”
  也先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瓦剌人的西進幾乎等同於徹底放棄了東方,那是搬家,可大明的京師距離撒馬爾罕有壹萬八千裏之遙。
  如果大明的京師在西安,這種事還有可能發生,但大明的京師在燕山腳下,這種愚蠢的決定,大皇帝是不會做的。
  補給太麻煩了。
  也先放下了心裏的擔憂,打了壹個重重的哈欠說道:“好了,我親愛的兄弟,我昨夜徹夜未眠,有點困了,今天的議政就到這裏吧。”
  “是。”王復無奈,這才兩個議題,也先就不想議政了。
  對於也先而言,行政二字,實在是太過於復雜了。
  也先歲數有點大了,他去天山打獵是要證明自己還能夠活動,依舊是長生天下的雄鷹。
  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只雄鷹自從京師之戰,死了自己的胞弟孛羅之後,早就脫了毛。
  王復走出了蘭宮,再次調閱了蘭宮的防備,叮囑怯薛軍防止有奧斯曼的刺客,然後離開。
  下午的時候,王復拿到了那枚銹跡斑斑的銅球,雖然有人建議清洗壹下上面的包漿,至少讓它恢復本來的紅色,而不是銅綠色。
  但王復卻沒有同意這個觀點,而是讓人把銅球原封不動的送到了商隊,送往大明。
  古董、信物,要的就是這層包漿,要不然大皇帝還以為,他王復從哪裏淘換了壹個破爛去給皇帝獻禮。
  銅球和那壹筆借著碎葉城大學堂名義的財貨,順著天山古道向著嘉峪關而去。
  這筆貨物出發的時間是初雪,到達大明京師的時間大約在天明節。
  天明節,是因為陛下不過萬壽節之後的妥協,從萬壽節改為了天明節。
  大明皇帝知道自己不可能千秋萬代,萬歲只是遙不可及的夢,但是大明的皇帝,怎麽可能不期盼,大明日月永輝呢?
  這也是萬民同欲。
  李賓言壹直被留在京師,待到了天明節後才會動身再次前往松江市舶司。
  而此時的李賓言在胡濙的府上,學習狗鬥術。
  劉吉,禮部的庶吉士,也從南方回京述職,此時劉吉也在胡濙的府上。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劉吉將會是另外壹個胡濙。
  胡濙笑著說道:“想要把壹個好人,變成壞人,總共分三步。”
  “第壹步,我們要盛贊他,誇耀他,不稱職的優點誇過頭,把他誇上頭,誇的他自己都不知道東南西北。”
  這是陳鎰當初酒後失言說的壹種方法,這種誇贊,其用心之險惡,可見壹斑。
  可這在胡濙這裏,也僅僅是第壹步罷了。
  “第二步,我們要為他的缺點開脫,明褒暗諷他的缺點,這樣壹來,幾乎所有人都會知道,他的缺點到底是什麽,慢慢的就會被人所厭惡。”
  “第三步,則是擊垮他,這個時候,他內外交困,就已經沒有什麽好顧慮的了。”
  胡濙講的是狗鬥術的步驟,把壹個好人變成壞人,把壹件好事變成壞事的具體做法。
  把優點誇到讓人厭煩,把缺點開脫到人人皆知,在內外交困的時候,出重拳,打的他毫無還手之力。
  李賓言嘆為觀止,居然是這個路數,他今天真是開了眼。
  胡濙想了想說道:“第二步,也就是我們為這個好人的缺點去開脫的時候,要有那種順帶壹提的感覺。”
  “我舉個例子,胡尚書兢兢業業四十余年,禮部上下井然有序,只是有些諂媚而已,至於緊盯著不放嗎?”
  “就是類似這種感覺。”
  李賓言變得目瞪口呆了起來,順帶壹提的感覺!
  看似不值壹提,其實才是重點!
  劉吉疑惑的說道:“可是老師,這其中有問題啊。”
  “如果誇上天了,他卻行無差錯,比如陛下比臣子還要慎重,任何的決定都是反復斟酌和考量,言官的誇贊,常常被陛下下旨申飭。”
  “如果這個人沒有缺點呢?”
  “比如於少保,他直言剛正,可能是缺點,但是陛下不對他起疑心,如何讓他內外交困呢?誰又能讓於少保內外交困呢?”
  “所以,這應該是第四步。”
  胡濙壹楞,喝了口茶笑著說道:“細細說說,妳的想法。”
  “第三步應該是無中生有。”
  “譬如說,這個好人,喪妻而未有繼室,我們就說他有斷袖之癖,像敲登聞鼓的李燧,他的舊人在他離川之後婚嫁,我們就可以說是因為李燧其實有心頭好,這舊人不堪其辱才找了別人。”
  “心頭好,又不言明,模棱兩可,就是胡尚書所言的順帶壹提的感覺。”
  “無中生有,我們就拿於少保舉例,我們收買壹個青樓的女子,就說於少保家中六個孫女,沒有男丁承襲世侯,所以於少保在青樓豢養了壹女子,然後讓城裏那些三姑六婆傳的哪裏都是。”
  “如果於少保不行,那給於少保的兒子於冕潑臟水,也不是不可以啊。”
  “第四步再用流言逼迫於少保陳情,即便是不能達到讓於少保致仕的目的,也可以讓他遠離權力的中心,做壹個不視事的世侯。”
  “這樣目的就達成了。”
  “妳們看著我幹……嘛?我說錯了什麽嗎?”
  胡濙和李賓言瞪大了眼睛看著劉吉,相比較胡濙的無德,劉吉就是無恥了。
  胡濙感慨良多的說道:“沒什麽,妳應該在都察院,和清流那幫人,應該有很多話說。”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