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朕就是亡國之君

吾誰與歸

歷史軍事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在皇位上大夢初醒,睜開了眼睛。   土木堡之變已經發生,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

朕就是亡國之君 by 吾誰與歸

2023-7-15 23:31

  盧忠作為極為專業的錦衣衛指揮使,只要陛下有命,陛下不猶豫,他是絲毫不會猶豫的,他被罵了多少次的酷吏了。
  但是他從不膽怯,因為他的背後是陛下。
  哪怕哪天真的鬧得不堪,他必須死罪的時候,他也會毫不猶豫的赴死,陛下會寬待他的家人。
  但是他害怕陛下猶豫,壹旦陛下猶豫,那事情會變得格外的麻煩。
  好在,陛下果斷。該出手的時候,絕不留情。
  在盧忠看來,陛下是極為寬仁的,在月初就明旨下詔,勸諫勢要豪右,不要生事,不要找死。
  該懷柔的時候,陛下苦口婆心的良言相勸,甚至親自下場,提醒他們這麽做的危害。
  但是他們依舊要和陛下過兩招。
  盧忠看到了陛下離開的身影,繼續做著自己的活兒,抓捕所有膽敢違抗聖旨之人。
  這次的抓捕事涉兩淮、南京、浙江、廬州等地的豪商、鹽販三百五十余人。
  而這次的抓捕並非僅僅抓捕首惡那麽簡單,還要進行抄家,對各商賈家人進行流放。
  作為專業的錦衣衛,盧忠開始了他專業的抄家之路,他已經盯著這幫人超過了壹個月的時間,如何抓捕、如何抄家都已經預演的許多遍。
  這壹天,金陵城,終於想起了被錦衣衛支配的恐懼。
  但正如於謙所言,有文無武,無以威下;有武無文,民畏不親;文武俱行,威德乃成。
  太祖高皇帝開辟,和北元爭天命,爭了壹輩子,最終把北元的帝號徹底打掉,爭到了天命。
  太宗文皇帝爭道,爭這興文匽武,還是興文振武之道,最終通過不斷的開疆辟土,對外征伐,爭到了興文振武之道。
  太祖太宗弘毅堅韌,文治武功赫赫,但是總是有些遺憾,比如這江南的財經事務,因為西虜逞兇,軍事威脅加劇,遷都北京之後,這江南財經事務壹直懸而未決。
  陛下再至江南,除了刀子以外,還有另外的手段。
  寶源局的王炳富押解著超過了三十億枚銅錢,來到了金川門外,開始裝卸這些銅錢。
  盧忠剛剛忙完了抄家之事,立刻就奔赴金川門,在戶部郎中王祜、內帑太監林繡、錦衣衛的看管下,三十億枚銅錢,被押解到了寶源局。
  王炳富作為寶源局主事,沒有休息,立刻前往南京寶源局錢張榜公告換幣之事。
  “大家靜壹靜!靜壹靜!”王炳富手裏拿著壹個喇叭大聲的喊道:“我知道妳們想要問什麽!”
  “大家聽我說!”
  “所有人手中的飛錢、盜鑄錢、都可以到寶源局來更換景泰通寶,但是兩枚飛錢只能更換壹枚景泰通寶!”
  “大家排隊等候,這次,咱們寶源局帶來了三十億枚銅錢!保證每個人都有銅錢可用!”
  “妳們沒看到從長江來的那麽多大船嗎?上面全是銅錢!”
  “大家不要慌張,陛下是英明的!馬鞍廠已經定制,日後這銅錢,如同那長江的水壹樣源源不斷!”
  “完全不必擔心!”
  工部尚書石璞、工部右侍郎王巹、勝州廠主辦蒯祥、石景廠主辦徐四七、寶源局主事王炳富,他們早就開始了琢磨祖錢鑄造母錢,母錢發往各地官冶所進行鑄錢之事。
  而且他們攢了這麽多的銅錢,就是對自己鑄造的銅錢,極有信心!
  王炳富也懶得多廢話,請了緹騎來穩定秩序後,便開始讓百姓兌換景泰通寶。
  為了讓速度更快壹些,朱祁鈺還下旨讓應天府衙和魏國公府出人出力,配合兌錢之事。
  徐承宗壹看終於來活了,心裏那些惶惶不安,立刻消散了許多,他親自坐鎮寶源局,監督兌換之事。
  徐承宗不懂財經事務,但是他是魏國公,只要坐在寶源局內,就是震懾。
  前五天的時間是人最多的時候,王炳富請旨解開宵禁,讓日夜等候的百姓早日拿到景泰通寶。
  終於到了第六日,已經有點累癱的王炳富,看著已經減少的人群,松了口氣,昏昏沈沈睡去。徐承宗終於離開了寶源局,回到魏國公府立刻倒頭就睡。
  這天底下還有駁了大皇帝的面子,對皇帝大放厥詞,還活的好好的人嗎?
  有,壹個叫王復,在和林。
  壹個叫柳七,這次作為力役,來到了南京城下。
  朱祁鈺曾經拿著七品參政通政的牌子,到民間走訪,遇到了柳七(260章)。
  朱祁鈺問柳七對京師有何不滿,柳七說當官的都不是好東西,不跟朱祁鈺分說,推著他的車走了。
  柳七住在朝陽門外的民舍之中,這次押運,除了服力役之外,還有壹定的賞錢。
  柳七拿著自己的賞錢,掂量了下,他休息壹日後,會再做力役,押解陛下送至北衙京師的銀兩。
  這回去壹趟,還有賞銀。
  雖然耽誤過年,但是柳七絲毫不覺得辛苦,這壹趟力役服完,明年壹整年他都不用服徭役了,而且還有得賺。
  陛下有勞保局,計省核算了日程之後,在征調民夫這事兒上,會將徭役折銀,然後多退少補。
  柳七在茶店裏吃了壹盤豆腐幹絲,塞了兩個燒餅之後,以歪歪的腳步漫步在秦淮河畔,他看著那些停泊著的畫舫,連連感嘆南北風俗不同。
  “又是妳!”
  異口同聲。
  南京城沒幾個人見過皇帝長什麽模樣,朱祁鈺整日裏掛著「山東豪商」的名頭活動,正好碰到了吃完豆腐幹絲、燒餅的柳七。
  “妳也隨陛下親征了?”柳七樂呵呵的問道。
  柳七是陜西人,他入京之後,陛下已經在太廟殺了稽戾王,卻是不認得皇帝。
  在柳七心目中,皇帝應該是長得鳳眸龍頭,要不怎麽能是皇帝呢?
  朱祁鈺點頭說道:“是隨陛下南下來了,妳這怎麽到了南京?”
  柳七好不容易碰到壹個熟人,還是個七品官,雖然他不知道七品官多大,但是縣太爺好像就是七品官。
  而且朱祁鈺說話極為客氣,柳七自然也不懼怕。
  柳七絮絮叨叨的說完了壹路上順運河而下的見聞。
  “唉,這南京城真是繁華啊。”柳七看著秦淮河畔,不住的感慨。
  朱祁鈺點頭,的確很繁華,但是這種繁華容易迷人眼。
  柳七忽然開口說道:“妳不是那個什麽議政嗎?”
  “妳能跟陛下說說嗎?要是能夠把這力役折銀就好了,每年給錢壹千,本來俺都尋到了個學徒的活兒,說學點手藝,這就給耽誤了。”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這個呀。”
  戶部給事中任元祥曾經在鹽鐵會議上說:「取於民者,不過三端。孟子所稱粟米、布縷、力役」。
  “急不得啊。”朱祁鈺搖頭說道:“陛下也有陛下的難處不是?”
  柳七嗤之以鼻的說道:“妳膽子小就是妳膽子小唄!不敢跟陛下說,陛下什麽人,能有什麽難處!還不是壹句話的事兒?”
  朱祁鈺哂笑,笑著說道:“那改天咱跟陛下說說這事兒。”
  柳七拍了拍手說道:“俺不跟妳扯了,待會兒就得去碼頭,乘船到密州市舶司去,陛下這次南下可是賺了不少銀子,三桅大船都裝了四舶!”
  朱祁鈺看柳七真的要走,笑著說道:“正好咱也有事兒忙,那就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柳七匆忙的向著金川門方向而去,他要押解銀兩前往密州市舶司。
  而朱祁鈺向著西安門方向而去,他要去廷議。
  朱祁鈺來到了文華殿,眾臣壹看陛下的打扮,就知道,陛下又是微服出巡去了。
  於謙有些疑惑,難不成錦衣衛到了南衙之後,就變弱了不成?
  媚香樓光是坐罪的就有三百多人,而且緹騎四處查補,整個京師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但凡是飛魚服路過,莫不是瑟瑟發抖。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群臣見禮。
  朱祁鈺示意他們平身,開口說道:“盧指揮,查補完了嗎?”
  盧忠俯首說道:“剛抄完家,這次大約又起運了三百多萬兩銀子。”
  “不是很多。”朱祁鈺點頭,銀子的數量不多,是應該的,因為李賢已經在南京地界“橫征虐斂”了七個多月。
  在巨大的軍事威脅和糧餉不足的境遇下,李賢和叛軍,可謂是用盡全力了。
  但是銀子不多,不代表收獲不大。
  盧忠作為緹騎,他很巧妙,很隱晦的在廷議中隱蔽了壹部分收獲,這部分收獲才是這次收獲的主要部分。
  戶部郎中王祜敏銳的察覺出了不對,他本來都打算停下,但是忽然想到了金濂在臨行的咆哮的模樣。
  王祜忽然開口問道:“那實物呢?”
  盧忠和林繡嘆息,沒瞞住外廷,這次的最大收獲就是實物。
  林繡無奈的拿出了賬本,遞給了王祜說道:“實物統計起來比較麻煩,大約有布絹三十多萬匹,相當於三十萬鹽引的淮鹽,二桅船舶數千,三桅大船二十七艘,漕運平底船千余,米豆七百三十萬石,還有田契三萬余頃。”
  王祜看完了賬本,憤怒至極的說道:“陛下,他們這是欺君之罪啊!只說銀錢,是準備上下其手貪墨鉅萬啊!”
  “陛下!”
  朱祁鈺不置可否,壓根沒搭話,他已經看過賬目了。
  趙武衍、蕭敬唐為首的這夥頑固分子,聯袂的效率還是太低了,戶部已經至南京了。
  這戶部的人,現在怎麽都這麽市儈,不就是點實物嗎?至於咬著不松口嗎?
  這是舍本逐末!滿是銅臭味!
  王祜眉頭緊皺,立刻明白了其中關鍵,是時候提筆上諫,與陛下痛陳利害了!
  林繡笑著說道:“王侍中不必憂慮,陛下不是說了嗎?回京之後再算賬嘛。”
  戶部和內帑到底什麽時候會打起來,朱祁鈺以為在他回京之後,必然會吵的天翻地覆。
  但是在那之前,南京仍然不是絕對忠誠。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朕發現了壹件事,百姓們會嘯聚山林,聞風而動,似乎從未聽說過,勢要之家,互相呼應,聲氣相通。”
  “他們不嘯聚嗎?不,恰恰相反,他們隨時隨地的都保持著壹種默契的聯合,是壹種十分平常的、自然而然的狀態。”
  這是於謙在十二團營前往太行山、勾註山和燕山平定山匪之前,於謙的諫言。
  於謙始終在提醒陛下,勢要豪右之家,總是頗為默契的聯合在壹起。
  “朕南下的時候,以為這次勘定叛亂,最大的敵人是會昌伯、靖遠伯這些跳梁小醜,朕滅了叛軍,將其斬首示眾。”
  “朕以為最大的敵人是不知天命的妖魔鬼怪,朕親自攛掇著他們,最終將他們在媚香樓壹網打盡。”
  “朕本以為到這裏就結束了,萬萬沒想到啊!”
  “他們依舊在抵抗著朕。”
  軍事勝利的目的是為了讓敵人失去抵抗能力,最終通過政治經濟等手段,是敵人服從於自己的意誌。
  但是很顯然,南衙還在抵抗著皇帝的意誌。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朕今日走了很久,京師的煤柴、米粱、布絹等物,雖然比之前他們故意囤積居奇,投機的時候,低了壹些,但也只是低了壹些,價格依然比以往要高許多。”
  “壹個現象非常有趣,朕的禦制銀幣,依舊不能在南衙購買整批的貨物,甚至不能在兩淮、南京、浙江等地,購買整批貨物。”
  南衙的這種抵抗風力,隨著為首的趙武衍和蕭敬唐等數百人,被抓進了錦衣衛衙門,有了緩解的趨勢。
  但是正如於謙所說那般,他們依舊在抵抗著,只不過從聯袂,變成了默契。
  這個時候,就不是動刀子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朱祁鈺滿是笑意的說道:“他們不想用朝廷的鬥斛、權衡、符璽、仁義,而是想用自己的規則去運行。”
  “反映到財經事務之事上,他們依舊不肯讓禦制銀幣在江南諸省真的流通起來,現在在沈默的抵抗。”
  “沒關系,這事也簡單。”
  “他們抗拒,朕就多進出幾次,他們自然就習慣了。”
  李賓言楞楞的問道:“陛下,為何不直接用銀兩購買整批貨物呢?”
  “臣不是糊塗,昨日杭州府來了消息,西湖水開始結冰了,大寒潮要來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