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國之君

吾誰與歸

歷史軍事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在皇位上大夢初醒,睜開了眼睛。   土木堡之變已經發生,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壹十九章 再見鐵鎖橫江

朕就是亡國之君 by 吾誰與歸

2023-7-15 23:35

  陸來宣,金溪陸氏,包括整個江西地面上十八顯赫之家,高貲著姓,他們的抵抗,可謂是疲軟無比。
  朱祁鈺站起身來,對著於謙說道:“於少保,陪朕去看個熱鬧?”
  於謙心頭壹驚,陛下每次看熱鬧,都要殺的屍山血海不罷休。
  這次到江西來,就殺了十八個人,他還以為是勸仁恕大成功,結果在這等著呢。
  “臣正好閑來無事。”於謙俯首說道,他很忙,但是陛下讓他瞧的熱鬧,顯然不是小熱鬧。
  “叫上姚龍、楊翰,去看看。”朱祁鈺向著禦書房外走去。
  姚龍和楊翰來的很快,他們來到了九江港,看著面前的兩桅商船,緊隨陛下登船。
  朱祁鈺站在了甲板上,用力的跺了跺腳,他還是不習慣船上的感覺,但是這次的熱鬧,還是得坐船去看。
  顯然能讓大明皇帝登船的熱鬧,非同小可。
  “姚布政,那個從白鹿洞書院貫道溪旁帶回來的大壯,安排到了養濟院了嗎?”朱祁鈺壹看到姚龍就想起楊翰所說的那個名叫大壯的孩子。
  姚龍稍微猶豫了下說道:“沒有,白鹿洞書院的陳先生收監之後,大壯的母親被送去了九江府織造局做織娘,大壯就吵著鬧著要他娘,就給送去了。”
  “大壯姓什麽?”朱祁鈺忽然眉頭壹皺的問道。
  姚龍趕忙說道:“昨日大壯才辦了戶制,民籍,姓劉,隨了她娘的姓。”
  朱祁鈺看著姚龍,等待著姚龍的解釋,大壯的故事,似乎還有他不知道的詳情。
  姚龍斟酌了下說道:“大壯的父親不知道死到哪裏去之後,家裏僅有的茅房兩間,被吃了絕戶,大壯不肯隨父姓,他們那莊子都是壹個姓。”
  “嗯,朕知道了。”朱祁鈺繼續問道:“農莊法推行的如何了?”
  於謙負責農莊法,對江西農莊法推行了如於心,稟報道:“江西十三府七十八縣,已經有二百三十四個鄉,五千多個農莊設立,有三十五萬三千兩百余戶參加了農莊,大約占了江西地面六成左右。”
  “每五十戶設社學壹所,共計設社學七千六十四所。”
  “從衛所儒學堂抽調文義通曉,行宜謹厚軍生充補,仍不夠,就由掌令官充任。”
  “陛下……仍缺很多。”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於少保是盯上了那剩余書院的教習先生了嗎?”
  “是。”於謙倒是沒有掩飾。
  陛下只是把十八家給查抄了,並沒有把整個江西的所有的書院給拆了,所以仍然有二百多書院在平靜的運營者。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準了,姚布政,張黃榜,願意在社學任教,朕可以給他們稟米七鬥,不願意就算了。”
  不願意去的,強摁著牛喝水,牛就要糟踐秧苗了,到了社學裏,這些個教習們,也是教壞學生。
  於謙忍了這麽久,終於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陸來宣說得不對,人性本私並沒有錯,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極度自私,也是有人願意去的。”
  這陸來宣那壹頓犬吠,把所有人拉到和他壹個道德水平,代表了大明所有的讀書人,都是他那個調性。
  若是陛下輕信了,他這個實際上的宰執,還怎麽勸仁恕呢?
  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惡的爭論,自古就有。
  朱祁鈺抓住了憑欄,這二桅平地商船已經拔錨開船了,還算平穩,他笑著說道:“於少保,朕明白妳的意思,他壹頓號喪,並不能動搖朕之本心,何須聽信他壹個敗犬狂吠?”
  “從古至今,就有義不茍合之人,有位不茍尊之人,有持節守正之人,有卑身賤體之人,有夙興夜寐之人。”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
  這是當初《帝姬怨》裏的唱詞,朱祁鈺記得很清楚。
  社會形形色色的人很多,社會也很復雜,千人千面,不是每壹個人都是和陸來宣這類的人壹樣。
  若是見了孔府、渠家三兄弟、劣紳惡商、貪官汙吏等等人物,就覺得大明該亡,進而得出大明人本就如此惡劣的謬論來,那才是失了智。
  畢竟就連造反大頭目會昌伯孫忠都說過,撐著江山的脊梁是忠良,而不是他們那群趴在大明這顆大樹上的蛀蟲。
  “陛下英明。”於謙心中的壹塊石頭終於落下。
  “陛下,此行咱們去哪兒啊?”於謙看著船頭劃開了水面,滿是疑惑的問道。
  朱祁鈺笑著說道:“到了地方,於少保就知道了。”
  即便是已經十月下旬了,但是長江水面上,依舊是百舸爭流、千帆竟發,往來商舶在船上向著湖口縣而去。
  朱祁鈺看著水勢變得湍急,緊了緊身上的大氅說道:“徐有貞上了道奏疏,說疏浚長江事,他可以做得到,但是有些事,他做不到,他上奏講了壹些事,朕讓盧忠調查了壹番,真是確有其事。”
  水勢突然變得湍急,是長江上有壹沙洲,將長江壹分為二,船的速度陡然加快了許多。
  朱祁鈺握緊了憑欄,指著面前水中沙洲說道:“此處就是江洲鎮,將大江壹分為二,西漢時稱之為桑落鄉,永樂年間,張、翁兩家在沙洲之上開墾。”
  “這沙洲之後,就是咱們看熱鬧的地方了。”
  “到了!”
  朱祁鈺壹行人,來到湖口縣。
  贛江綿延,入鄱陽湖,鄱陽湖與長江匯流口有湖口縣。
  當年鄱陽湖大戰,洪都被陳友諒大軍圍困之後,朱元璋從南衙至湖口駐蹕,再入鄱陽湖與陳友諒決戰,並且大勝漢軍。
  這是壹段耳熟能詳的歷史,湖口縣,就在鄱陽湖與長江的交匯處。
  因為水中沙洲的緣故,江面上突然變得狹長了起來。
  朱祁鈺看著水面陡然增多的船,開口說道:“元寶山至沙州鎮最窄的地方為四百步,匯口鎮至沙州鎮最窄的地方僅三百五十步。”
  “湖口縣設卡,造浮船以鐵索橫聯,堵塞水面,設卡抽分。”
  “鐵鎖橫江啊。”
  鐵索橫江,是當年陳友諒的戰術,漢軍樓船極多,再以鐵索橫聯,巨艦聯結布陣,望之如山。
  壹道浮船船墻如同壹道城墻,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眼前,船舶擁塞無法前行。
  情景復刻了屬於是。
  於謙呆滯的看著面前的盛景,長江水面,居然堵船了。
  “來的時候沒看到如此怪誕情景啊……”於謙楞楞的說道。
  朱祁鈺嘖嘖稱奇的說道:“大明京軍調動,通知沿途都司,自然是提前把這鐵索浮船給撤了去,這大軍駐蹕,就又拉了出來。”
  “通力合作,逼得朝廷廢了水師,目的就是為了無法無天,為了收租啊!”
  於謙沈默無比的看著面前的鐵鎖橫江的場面,壹時間還以為自己在元末。
  因為贛江商船從鄱陽湖匯入長江的緣故,鐵索前的商舶行動緩慢。
  朱祁鈺腳下的商船緩緩前行,因為壅積,船只離得很近,緹騎們神情緊張的四處張望,唯恐有歹人登船,驚擾聖駕。
  “勒個小娃兒,妳們打哪裏來喲?”另外壹條離得很近的商船之上壹個老漢,大聲的喊著。
  朱祁鈺看著那老漢衣服上的補丁,這老漢周圍幾個商賈,他們頭上包著幾尺長的粗白帕子,右耳朵邊吊下三四寸長的帕頭,顯然都是同行。
  他笑著喊道:“打九江府來,老丈打哪裏來的?”
  那老漢露出了個憨厚的笑容說道:“打四川蓬安來的,販點燈草到吳中。”
  這老漢的口音很重很重,朱祁鈺聽不懂,偶爾還要問於謙這老漢說的什麽。
  此人名叫陸二,以販賣燈草為生,每年從四川販賣燈芯草到蘇州地區,再從蘇州販賣四川急需之物。
  他也是拼船,和幾個人合賃壹條船,勉強糊口,這陸二手中的燈草價值不過不到三百兩。
  很快就輪到了朱祁鈺和陸二的船只,朱祁鈺笑著說道:“老丈先行,咱不急。”
  陸二剛才還熱情的臉上,變得頹然了起來,罵罵咧咧的說著什麽,將船緩緩駛入了這鐵鎖橫江的抽分局。
  朱祁鈺等了壹會兒,卻遲遲不見前船走動,就覺得有些奇怪,對著盧忠說道:“派幾個緹騎去看看。”
  三兩個緹騎輕輕壹躍就跳上了陸二的船,很快消息就傳來了。
  陸二的船被攔下了抽分,但是陸二交不起稅銀,陸二要用燈草實物抵扣,但是稅吏不肯,就僵持住了。
  因為陸二的船堵塞,導致了無法前行,朱祁鈺站在船上,已經聽到了周圍船舶罵娘的聲音。
  朱祁鈺沈默了片刻說道:“靠岸吧。”
  朱祁鈺的船靠了岸,他踩在了長長的木制棧橋上,看向了陸二的船。
  陸二的船也靠了岸邊,燈草被搬了下來。
  朱祁鈺走過棧橋的時候,還以為是稅吏同意了實物抽分,但是看著看著,聽著聽著,才眉頭緊皺起來。
  陸二是沒法往下走了,索性將所有的燈草都卸了下來。
  稅吏看著搬運著燈草的陸二,大聲的呵斥道:“妳這老頭!麻煩的要死!”
  “都如妳這般,這碼頭棧橋還有下腳的地方嗎?走舟的連現銀都不帶,不懂規矩!”
  “來幾個人把這燈草都堆到那邊,壹把火燒了!”
  陸二聽聞大驚失色,跪在地上,抓著稅吏的褲管喊道:“官爺,使不得啊!這可是老倌壹家老少活命的貨啊,怎麽能燒了呢!”
  “官爺,我趕緊搬走,不在這裏礙官爺的眼!”
  稅吏壹腳踹開了抓著他褲管的陸二,嗤笑壹聲說道:“晚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都像妳這般沒規矩,日後還怎麽抽分收稅?燒了妳的雜草,也教他人,知道咱湖口抽分局的規矩!”
  “來人,給老子燒!”
  陸二爬了起來站在了燈草旁,聲嘶力竭的喊道:“妳要燒,我今天就死在這裏!”
  這大約就是陸二發出的最大威脅。
  陸二同行的幾個商賈皆是面紅耳赤,卻只能咬著牙看著這壹幕。
  稅吏腰刀壹挎,邁著外八字走進了陸二壹把把他推開,面帶不屑的說道:“賤皮子,賤命壹條,今天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得燒!”
  “來人,燒啊!楞著幹什麽……”
  稅吏還沒喊出來,就看到了脖子上架壹把明晃晃的鋼刀。
  楊翰的繡春刀架在了稅吏的脖子上。
  其他的稅吏完全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摁在了地上,嘴裏被塞了襪子。
  稅吏嚇得臉色蒼白,但仍然安穩住了心神,色厲內荏的說道:“哪條道上的!報上來路。”
  盧忠滿臉嫌棄的看著這稅吏,作威作福被皇爺爺看到了不說,楊翰可是和袁彬壹樣的狠人,殺人不見血的那種酷吏,問楊翰的來路……
  楊翰的刀又逼近了壹些冷冰冰的問道:“我問,妳答。”
  稅吏的臉色瞬間失去了血色,壹動不敢動,知道自己踢到了硬茬子,哆哆嗦嗦的說道:“好漢饒命,好漢饒命啊!”
  楊翰平靜的問道:“誰讓妳在此處設卡收稅抽分的,縣太爺嗎?”
  稅吏面色劇變,大聲的說道:“朝廷讓設的!爺爺!朝廷讓設的!”
  善名歸己、惡名歸上,這套路,玩的真的是出神入化,爐火純青。
  朱祁鈺聽聞也是壹樂,對著於謙問道:“怪哉,咱登極至今已九年有余,從未聽聞戶部賬目上,還有這等條目,於師父聽說過嗎?”
  “臣未曾聽聞。”於謙搖頭,大明戶部尚書都沒聽說過的事兒,他當然也沒聽過。
  作為大明的戶部尚書,朱祁鈺能不知道大明的賬目嗎?
  他連南京城裏要收房號銀都清楚。
  大明在十二個城池按間架不等,每歲收房號銀,每年到戶部太倉的大約有十萬兩銀子左右。
  但是從未聽聞大明朝廷還有這個進項。
  大明的稅能收到長江河面上,崇禎皇帝還能窮到平定李自成,只給孫傳庭六萬兩從他牙縫裏摳出來的銀子?
  大明自然也收商稅,只收行商,不收坐商,即便是行商,那也是入城時候三十稅壹。
  這長江設抽分局之事,自然是聞所未聞。
  “老丈先起來。”姚龍先去把地上的陸二扶了起來。
  “幾位官人,我這壹路上都交了壹百五十兩銀子的稅了,真的交不起了啊!”陸二已經哭的稀裏糊塗,斷斷續續的說道。
  陸二的燈草才不到三百兩,就交了壹百五十兩的稅。
  朱祁鈺面沈如水,厲聲說道:“盧忠!妳先帶著人,把江上的鐵鎖橫江給朕撤掉,知道的人,自然是知道咱大明勝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陳友諒勝了呢!”
  “朕看了笑話不要緊,讓那陳友諒看了笑話去,陳友諒豈不是在地府都得笑的肚子痛?”
  “於少保,妳說是不是?太祖高皇帝建立這大明朝,也不過如此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