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國之君

吾誰與歸

歷史軍事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在皇位上大夢初醒,睜開了眼睛。   土木堡之變已經發生,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九十五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

朕就是亡國之君 by 吾誰與歸

2023-7-15 23:36

  商輅的傷勢真的很重,差壹點就死了的傷,好起來並不會很快,大軍正在整頓軍務,不日便將啟程繼續北伐,不會因為商輅的傷勢而逗留片刻。
  欣可敬趕到了應昌時,商輅的傷勢仍然無法自行活動,壹應都需要人護持左右,但是比之之前壹動就牽連傷口,已然好了許多,欣可敬可是在解刳院裏當值的首席醫倌,和陸子才並為院判,他手上解剖的人,比大多數人壹輩子見過的死人都多,欣可敬看完了傷口,只能說壹句命大。
  “當年王復興和所差點就死了,王復當初的傷勢是多處中箭,但妳這壹處,就差點入了肺腑,那便是大羅金仙難救了。”欣可敬給商輅換完了藥,又是好壹番叮囑。
  “不修邊幅,讓欣院判見笑了。”商輅的傷勢還不能見水,也沒洗漱,這邋邋遢遢的模樣,商輅很不習慣。
  欣可敬擺了擺手,在他眼裏,商輅只是病人。
  商輅是清楚王復是大明夜不收的,具體而言,就是作為陛下的擁躉,作為皇黨,他有這個知情權,作為三公九卿的太常寺卿,這官位是極為清貴的,不過也就是清貴而已。
  “京師有什麽動作嗎?”商輅打聽起了京師的事兒,欣可敬自京師來,比他更知道京師裏的動靜,商輅最關心的就是前段時間的是和是戰的結果。
  欣可敬笑著說道:“胡少師在陛下的門前好壹頓折騰,都那麽大年紀了,陛下罰也不能罰,只能諒解了,陛下復了朝,這兵部還沒說話,都督府們的將軍們還沒開口,那些個翰林院的翰林、禦史們,群情激奮,要求陛下應以雷霆之怒,懲戒阿剌知院。”
  “陛下知道商學士心系此事,還專門寫了道敕給我,還叮囑,若是商學士身體不堪,便不要告訴商學士;若是商學士有心力,便告知。”
  商輅的手,不自覺的抽動了下,雖然面色平靜,可是內心早已經是波瀾壯闊,商輅最是清楚,細微之處見性情,這壹番舉動,讓商輅內心五味陳雜,孟子嘗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這句話其實不太符合君君臣臣的儒教禮法,即便是儒學士對這句也是忌諱莫深,可是陛下如此待臣工,臣工何以為報?
  “商學士。”昌平侯楊俊帶著朱見深來到了商輅的房間內,再次來看望商輅。
  商輅學富五車,這三元及第的狀元郎並不是浪得虛名,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商輅的學問在實踐中,日益精進,朱見深這幾日時常過來看望,說是看望,更多的是請教。
  “見過沂王殿下,昌平侯。”商輅欠了欠身子,他實在是不便行禮。
  朱見深笑著說道:“明日大軍開拔,這夏盤營留下了兩千軍,等到大同府衛軍前來協防,商學士勿慮,應昌這裏不會有什麽事,昌平侯這幾日把周圍打掃的很是幹凈。”
  “這次絕對不會有人敢襲擾應昌了。”楊俊這些年沈穩了許多,他的語氣裏帶著不容置疑的肯定,商輅負傷完全是意料之外,作為大明唯壹壹個合法的三元及第,商輅在士人心中的地位極高,這次商輅的負傷,楊俊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朝中的禦史們免不了要用這件事來攻訐他。
  商輅對這裏面的事兒,門清兒。他其實很想跟那群禦史們說:戰場之上,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大明兒郎多有斬獲,也有犧牲,難道別人可以死,他就不可以死嗎?
  可惜他人在應昌,沒在京師。
  商輅對著楊俊頗為感慨的說道:“陛下發來了敕諭,惟願華夷壹文軌,此為文皇帝之遺誌,亦我中原歷來夙願,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將軍辛苦了。”
  楊俊眉頭稍微皺了壹下說道:“我就是有些想法,也不知道對不對,商學士幫忙參謀壹二。這惟願華夷壹文軌,華字在前,可是這夷字在後,這,這……我壹個武夫,想說什麽卻說不清楚。”
  “華夷壹文軌,對大明自然有益,對草原諸部亦有益,我就是這個意思。”
  楊俊是個讀書的武夫,他無法表達完整自己的想法,只是籠統的表達了壹番。
  商輅卻全然聽明白了楊俊所言,提筆忘字商輅作為讀書人那是常識,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來,商輅能理解。
  商輅看向了窗外,這裏壹片破敗,他頗為感慨的說道:“這應昌依山傍水,易守難攻,在唐宋之時,壹直是商賈來往要沖之地,這裏也是格外的繁華,但是自從胡元入了中原後,這地方就變成了給瓦剌人放牧的夏盤營,馬匪橫行,便日益破敗成了這般模樣。”
  “城墻被壹次次攻破,馬匪壹次次的劫掠,人們都搬離了這是非之地,再無人在此聚集,人氣漸漸衰弱,土地變得荒蕪,每年為了這片水草豐茂之地,草原諸部打的妳死我活,韃靼勢大,則韃靼占據,瓦剌勢大,則瓦剌占據,每年這裏都要流很多的血,死很多的人,草木更加豐茂。”
  “無論是朝野內外,還是大明上下,都是站在了大明的角度去思量草原上的事兒,但是從沒有人站在草原人的立場上去思考,華夷壹文軌,對草原彼此征伐的部族何嘗不是壹件益事兒呢?”
  欣可敬咳嗽了壹聲說道:“沂王、將軍,商學士是病人,要多休息,二位看過,便看過了。”
  這是他的病人,這都傷成這般模樣了,沂王和昌平侯還叨擾,連欣可敬都忍不住出言提醒,妳們面前的人,還躺著呢!
  商輅笑著說道:“無礙,無礙,將軍北上在即,再見面不知何時,多說幾句也無妨,無妨。”
  商輅不是逞強,前幾日他可沒這個精力,他現在精力極好,閑談幾句罷了,他對著楊俊繼續說道:“自從洪武二十壹年,捕魚兒海大明大獲全勝,北元朝廷變成了北元汗廷,這草原上便失去了秩序,而後北元汗廷變成了元裔,更是亂成了壹鍋粥。”
  “這打了多少年了?今日親如兄弟,明日拔刀相向,戰爭、兵禍、朝不保夕,就是草原普通百姓的生活,結果便是眼下這般模樣,這草原上,連讀書的,識字的都少之又少,壹千人裏能挑出壹個來?怕是不能。”
  “說起來,蒙文我比姓孛兒只斤的黃金家族,更了解。”
  “草原的紛爭中,沒有贏家,都是輸家。”
  商輅的話讓楊俊頻頻點頭,這草原沒了秩序,戰亂變成了常態,戰亂下的人是什麽模樣?楊俊看的太清楚了。
  陛下動兵向來以大明京營為主,主要是大明軍的地方軍衛的軍紀不如大明京營,大明京營依靠著大明皇帝的鼎力支持,可以做到對百姓秋毫不犯,可是大明的地方軍衛,遠不如京營。
  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賊來如梳,兵來如篦,草原上哪來的軍紀,都是劫掠和搶殺。
  商輅停頓了片刻說道:“之前鹽鐵會議時,陛下說夜不收探聽,這草原上,二十個孩子,只有壹個成丁,今日至草原,方知非虛。這裏沒有醫倌,都是巫醫,在受傷之後,全靠命硬,更有甚者,以活人祭祀,亦不在少數,落後而蠻荒之地。”
  “對他們而言,他們的生活本就是如此,其實他們本可以不這樣。”
  楊俊反而搖頭說道:“即便是在胡元治下,草原人從未停止過壹刻的廝殺,而胡元朝廷默許彼此劫掠。”
  忽必烈建立的胡元朝廷和阿裏不哥爭汗,這造成了關內關外的撕裂,關內歸皇帝管,關外歸諸部臺吉管,而皇帝對這些不聽話的草原諸多部族,不派兵定期梳理減丁那便是仁慈了,更別說調和各部族的矛盾,停止紛爭了,胡元的朝廷恨不得他們火並,全部同歸於盡。
  商輅說頗為認同的說道:“是的,胡元治下,他們生活亦是如此,但我說的他們本不該如此,並非說的在胡元治下。”
  “如果這草原上的每壹個部族的臺吉們,能為自己治下的百姓考慮,為了大局考慮,在官山議事臺盡量的爭取不起刀兵;如果草原上的每壹個部族的臺吉們,能夠在貢市,把銀幣換成百姓所需,哪怕是把這些百姓急需之物販售給百姓;如果草原上的每壹個部族的臺吉們能不為了壹條溪流、壹片牧場,甚至為了只言片語,而殺的血流成河;如果草原上的每壹個部族的臺吉們能把手中的銀幣換成鹽鐵,而不是武器埋在土裏。”
  “草原人的生活,便不必如此。”
  楊俊嘴角抽動了下說道:“如果這些臺吉們真的能做到,咱們也別北伐了,能守得住燕山、陰山壹線,就算是祖宗庇佑,真武大帝顯靈了。”
  商輅卻非常肯定的說道:“可是陛下做到了,內帑是陛下私帑,可陛下從不擅動內帑,而是給朝廷應急,皆為國用,我們習以為常,可這並不尋常。”
  “所以,陛下料敵從寬,擔憂大明軍敗北做充足準備,甚至把襄王從大寧衛調回了京師;所以朝野內外吵吵著見好就收,我卻從來不覺得大明軍會敗。”
  “瓦剌、韃靼、兀良哈加起來摞壹塊,又憑什麽贏!他們配嗎?他們不配。”
  “草原上沒有壹個臺吉能夠做到,所以這條路走進了死胡同裏,華夷壹文軌,華夷並提為壹家,要做到這件事,大明和草原就都走上了應走的路。”
  說到激動的時候,商輅聲音大了許多,還想要坐起來,這必然牽扯到傷口,商輅這面容壹陣扭曲,再加上這不修邊幅的模樣,略顯猙獰。
  華夷壹文軌,是應該走的路,這不是什麽新路,而是老路,而且是很老很老的路。
  早在秦漢之時,中原王朝和匈奴人打了幾百年,匈奴人分成了兩股,壹股西進跑去霍霍西域諸番了,壹股在‘漢匈合並條約’之後便融合了。這漢匈合並,也就是漢元帝與匈奴韓邪單於殺白馬為盟,盟約為漢與匈奴合為壹家,世世毋得相詐相攻。
  這壹融合,到了後來劉淵建立後漢,還把劉禪認成了祖宗。
  大唐也走過這條路,黃巢起義的時候,大唐西域都護府仍然豎著唐旗,都說唐玄宗重用胡人釀成了安史之亂,可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在大唐是唐人,而不是胡人。
  華夷壹文軌,是壹條行之有效的老路,大明也在這條路上走著,走著走著,突然殺出壹個稽戾王來,便走不下去了。
  欣可敬終於忍不住,再次開口說道:“王爺、侯爺,二位讓商學士休息休息?再聊下去,商學士這傷勢復發,我可擔待不起。”
  商輅是欣可敬的患者,哪怕是面對皇帝的時候,作為太醫的欣可敬也是有什麽說什麽,至於對方做不做,那欣可敬便管不了了。
  “好好好。”楊俊終於起身,走到門口的時候,才轉過頭來對著商輅說道:“好好養傷,等我回來,咱們再接著說這個事兒。”
  “將軍凱旋之時,再敘前話。”商輅趕忙回答了壹聲。
  “商學士應當會好起來吧。”出了門朱見深還是有些擔憂的說道,楊俊今天過來,就是作為壹個過來人,看看商輅的傷勢到底如何。
  在京師之戰中,彼時昌平侯楊洪,帶著庶長子楊俊從宣府馳援京師,楊俊作為先鋒,身中十七創重傷,也是壹口氣吊著,在受傷這件事上,楊俊是很有發言權的。
  楊俊則滿是笑意的說道:“嗯,商學士說話已經有了幾分中氣,只要不折騰,壹定會好起來的,中氣就是命,若是壹直沒有中氣,便不妙了。”
  “起初商輅入軍營,我是不樂意的,壹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這不是添亂嗎?但是陛下敕諭,莫敢不從,但到底是小看了他,能吃苦,做事有條不紊,井井有條,後勤壹事,多仰其能,這壹傷,倒是顯得有些手忙腳亂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