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國之君

吾誰與歸

歷史軍事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在皇位上大夢初醒,睜開了眼睛。   土木堡之變已經發生,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

朕就是亡國之君 by 吾誰與歸

2023-7-15 23:35

  久米士族,在琉球的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是毫無疑問的,他們帶來了大明的工匠、文化和禮儀。
  教化之恩,在貢舶拿走了三成的收益,在大明未對琉球展開郡縣化之前,是極為合理的。
  受苦的是琉球人,不是大明人。
  即便是吵到陛下面前,陛下就面臨壹個選擇,是做大明的皇帝,還是做四海壹統之大君的天可汗。
  別人不知道,但是當今陛下,必然是選擇做大明的皇帝。
  所以,琉球人即便是去告狀,也告不贏,久米士族是大明人,琉球人是蠻夷。
  這也是久米士族敢這麽做的原因。
  嶽謙將蔡翁合叫了過來,蔡翁合畢恭畢敬的行禮,看到袁彬已經返回,自然知道所有事情,都已經暴露了。
  蔡翁合略微有些顫抖的站在壹旁,而嶽謙滿是和煦的說道:“坐,不要緊張。”
  “琉球百姓準備好了朝貢壹應物品,叫妳來,就是問問抽分之事,聽說過往都是三成?”
  蔡翁合楞楞的坐在藤椅的角落裏,聽聞如此,嚇的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他噗通壹聲跪下說道:“天使容稟,我等本是福建人,是奉皇命來到琉球,但是這裏壹片蠻荒之地,我等無以為生,這才抽分三成,乃是不得不為的啊。”
  嶽謙示意蔡翁合不要動不動就跪,語氣如同春風,笑著說道:“既往不咎,至今以為水師不振,大明並未實質上展開對琉球的郡縣化。”
  “在此之前,我們都按過往的慣例,壹應抽分。”
  “按照慣例?壹應抽分?三成?”蔡翁合驚駭萬分的問道。
  他太驚訝了。
  嶽謙眉頭擰成了山字,鄭重的問道:“三成還嫌少嗎?”
  蔡翁合擦了擦額頭的冷汗說道:“不少了,不少了。”
  嶽謙的眉頭這才舒展開來,笑意更濃的說道:“但是我提醒妳,琉球郡縣化乃是國策,爾等切記不可生事,否則趙明瑞就是爾等的下場。”
  “即便是在郡縣化之前,妳也要知道通倭乃是十惡不赦之重罪,即便是爾等逃亡倭國,我們三人,也能把妳們抓回來。”
  “跑到天涯海角,也是無法躲避我們三人的追捕的,我嶽謙說話算話。”
  久米士族對於琉球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依舊抱著過去的思維方式,招致災禍,就不能怪他們手下不留情了。
  “知道,知道。”蔡翁合俯首說道,額頭上都是汗。
  嶽謙滿是奇怪的問道:“妳緊張什麽?”
  季鐸從來不吝用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所以他會想到久米士族會通倭,此時蔡翁合的表情,讓季鐸內心的懷疑越來越盛。
  “沒,沒什麽,昨天吃壞肚子了。”蔡翁合連忙搖頭說道。
  嶽謙繼續和煦的說道:“那蔡族長,要多註意身體,那就這麽說定了?今年依舊是三成。”
  “哦哦,好。”蔡翁合點了點頭說道:“身體不適,草民告退。”
  蔡翁合離開了。
  而嶽謙依舊是那副春光滿面的表情,他是三個人中的笑面虎,總是笑呵呵的,壹點都不嚇人。
  但是待到蔡翁合離開之後,嶽謙的面色變得凝重了起來。
  “這個蔡翁合有問題。”嶽謙開口說道。
  袁彬把玩著手中的燧發手銃說道:“壹槍崩了他,怕是便宜他了。”
  “顯而易見。”季鐸嘴角勾出了壹個冷漠的笑容。
  蔡翁合的反應實在是有點古怪,因為蔡翁合,理不直氣不壯。
  要知道閩人三十六姓,是因為太祖高皇帝的旨意,來到了這鳥不拉屎的久米島,對琉球人有教化之恩,那麽賺壹點,不應該是理直氣壯的嗎?
  可是嶽謙說到久米士族可以按照舊例抽分的時候,蔡翁合先是驚訝,然後冷汗直流。
  蔡翁合心裏有鬼。
  嶽謙站起身來說道:“今天晚上披甲帶刀,準備好迎接下我們的老朋友吧。”
  “讓舟師操船去玩南山府壹帶避壹避,順便裝朝貢之物,我們壹片好意啊!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今天晚上,怕是有壹場惡仗要打。”
  袁彬躍躍越試的說道:“怎麽打?”
  季鐸立刻說道:“空城計如何?”
  “關門打狗?”嶽謙接過了話茬問道。
  袁彬非常不滿的說道:“為什麽不能打正面呢?”
  嶽謙搖頭說道:“妳打正面嗎?”
  “季指揮盯著蔡翁合這個老家夥,他怕是要跑啊。”袁彬看著漸行漸遠的蔡翁合,努了努嘴說道。
  季鐸點頭說道:“行吧。”
  到了傍晚的時候,蔡翁合看到四艘三桅大船先動,隨後是戰座艦再動,更是害怕,思考了許久才帶著島上的特產海鮮和椰子酒,前來犒軍。
  但是被嶽謙斷然拒絕,軍中不得飲酒,是大明的鐵律,連武清侯都不能違反,除非陛下在大捷之後的恩賞。
  在大明軍之中,只有軍醫手裏有酒,但是那是法酒是不能喝的。
  季鐸開玩笑的打開壹壺,讓蔡翁合喝,蔡翁合就是不喝。
  季鐸立刻翻臉不認人,直接把蔡翁合押解起來,詢問了兩句,蔡翁合本就心虛,被嚇唬了壹番,便立刻招供了。
  他通倭了。
  確切的說蔡翁合,在琉球陷入內亂時候,就已經通倭了,提供了不少島尾南山府抵抗軍的情報,給倭寇和海盜。
  但是椰子大王陳福寅太猛了,倭寇撲過去,也是被擊退,三番五次之後,倭寇信蔡翁合的情報,但是他們很少再行動了。
  為此倭寇懸賞了壹萬兩銀子懸賞陳福寅的腦袋。
  這次大明四艘三桅大船,突然而至,嚇壞了蔡翁合,他直接聯系倭寇,今夜,裏應外合襲擊大明營地!
  海盜和倭寇立刻達成了共識,準備放下爭鬥,擱置爭議,先攻大明。
  首先要防止大明的介入,因為大明必然站在南山府的抵抗軍壹方。
  具體來多少人,蔡翁合也不清楚,但是他們打算今夜登陸的消息,是確鑿的。
  海鮮和椰子酒之中,有毒,河豚毒,用河豚肝臟壓制液做的毒液。
  審訊結果出來之後,嶽謙和季鐸只能相顧無言,唯有壹聲嘆息,和人沾邊的事兒,真的是壹點都不幹。
  袁彬帶著人,按著名單抓人,壹共抓了四人,剩余三個人就是通倭的主謀,分明是漳州蘇氏、蘇州張氏、永定李氏。
  還有蔡翁合的嫡系四人,負責燒毀大明船舶和給椰子酒下毒。
  “好好的活著不好?非要去解刳院試試太醫們的刀是不是鋒利?”袁彬手裏拿著壹把千裏鏡,待在望樓裏看著海面,他壹直在不停的觀察著海面。
  季鐸無不感慨的說道:“他們估計也沒想到大明軍能來,壹看大明軍來了,就以為朝貢抽分沒戲了,索性壹不做二不休,只要咱們都死了,他們就好辦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啊,老祖宗這話說的壹點都沒錯,為了三倍利,無法無天。”
  “來了。”袁彬感覺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他感覺手都在顫抖,倭寇掛著的永樂通寶的馬印,出現在了袁彬的千裏鏡裏。
  在倭國有很多大名,都用永樂通寶的作為指物和馬印。
  指物是壹種掛在武將身後的旗子,上面會印有永樂通寶。
  馬印,大約在大明等同於牙旗,就是標識將領所在位置,但是形制千奇百怪,有用金傘的,有用毛笠,還有人用葫蘆串在壹起。
  很多倭國的名田主的守護大名,也用永樂通寶充當家紋。
  袁彬惡狠狠的啐了壹口,這幫倭寇居然好意思用永樂通寶當做旗印,太宗文皇帝要是知道了估計會大為光火。
  袁彬扣上了面甲說道:“什麽空城計、什麽關門打狗,我們直接半渡而擊好了。”
  袁彬從望樓上,快速的跑了下去。
  組織著大明兩百庶弁將、壹百掌令官和五百精兵,打算給來犯之敵,好好上壹課。
  李賓言給了嶽謙多少軍備?
  足以武裝壹個團營,共計兩萬人的裝備,光是鳥銃就有四千多把,碗口銃、子母炮就有百余門。
  這次的作戰被命名為了驗銃行動。
  驗銃,顧名思義,就是試試手中的鳥銃,好不好用。
  嶽謙和季鐸的空城計和關門打狗,本意是為了盡量殺傷敵人,但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最終采用了袁彬的作戰計劃,正面作戰。
  這是大明介入琉球局勢的第壹戰,是不能有任何畏懼,要展示大明的決心和作戰水準的壹戰。
  嶽謙坐鎮大攆,開始指揮大明軍排兵布陣。
  待在望樓的軍士,不斷的揮舞著彩色的旗子,傳遞著消息。
  太陽西斜,正在慢慢落到海平面之下。
  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壹條紅霞,將整個西邊的天穹打成了火紅色,越往東的天空,越是碧藍,而且這種碧藍,隨著太陽的西斜慢慢變成了深藍,月亮在天空越隱若現。
  啟明星在天空不停的閃爍著。
  落日終於收起了它的耀眼的亮光,只剩下了壹片渾濁的通紅,揮灑在了海面之上,很難再分得清楚,哪裏是水,哪裏是天。
  天空本來有些調皮的雲朵,最終變成了壹個個黑色的猙獰的怪獸。
  倭寇的幾艘船,終於在徘徊了幾圈,仿若是在懷疑為何港口上沒有船,但最後終於放下了壹個個小舢板,準備等岸。
  嶽謙站了起來笑著說道:“來了!”
  半渡而擊,當倭寇登島登島壹半的時候,嶽謙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火把的長龍在海岸線上亮起,鳥銃的火繩開始點燃,倭寇這才看清楚,海岸上的是本該被毒死大半的大明軍。
  隨著牙旗揮舞,隊正的旗子落下,火銃的聲音開始響起。
  鉛子帶著落日的余暉,反射著火把明滅的火光,尖嘯著劃破了空氣,打入了倭寇的人群之中。
  沒有任何壹個將領,可以在半渡而擊的時候,下令立刻逃跑,他們必然要想辦法在灘頭登陸,然後跨過自然沖刷出的海灘緩坡,和大明接戰。
  很可惜的是,他們並沒有火銃,弓箭極少,密集的射擊,讓倭寇根本擡不起頭來。
  慘叫聲、火藥轟鳴聲、炮火聲震耳欲聾,硝煙味、鐵銹味、海風的鹹腥味,混著海風飄得極遠。
  倭寇並沒有撐住多久,作戰意誌開始崩潰,無數人哀嚎著沖進了大海裏,想要遊回大船。
  登陸作戰,絕對是世間最為慘烈的戰鬥方式之壹。
  但是大明是防守方,而且是掌握了火銃技術的防守方。
  落日似乎是被拽落,落入了西面無垠的大海之中。
  當落日余暉褪色之時,本來有些銀白色的沙灘,已經被血染紅,隨後波浪湧動,已經死了人被海浪沖刷著,手腳無序的在海水中飄動著。
  沙灘上的戰爭是極為殘忍的壹面倒,而海上的戰爭剛剛開始,八艘戰座船從角落裏沖了出來,開始在船只之中,橫沖直撞。
  戰座船雖然只有四百料,但是這四百料上面的火炮,是倭國船舶根本無法應對的。
  火藥的每壹次轟鳴聲,都有鉛彈呼砸中對面的船舶,倭寇的船不堪重負炸裂在海面之上。
  抵近的碗口銃齊射,每壹次轟鳴,都帶來壹蓬蓬的血霧。
  很難想象,乘興而來的倭寇,面對如此作戰是何種心情,也沒有人會知道了。
  本就是立威之戰,大明並沒有打算留俘虜,實在是海面上,語言不通,又是作戰狀態,不知道什麽算俘虜。
  袁彬帶著人在沙灘上補刀,但是他並沒有補到,因為但凡是喘口氣的,都已經遊回了大海,至於能不能活命,那就不是袁彬應該考慮的問題了。
  袁彬壹直罵罵咧咧,他本來打算揮舞著長槊,讓這群身材矮小,剃著月代頭的家夥,見識下大明武功,結果沒來得及揮舞,戰鬥就以倭寇大潰敗而結束。
  但是袁彬也沒法怪倭寇作戰意誌薄弱,大明的這種飽和式驗槍的作戰理念,實在是太富了,太豪奢了。
  所以袁彬也只能罵罵咧咧,也不知道罵些什麽。
  袁彬壹直等了幾天的時間,都沒有等到唐興回來,也不知道去哪裏興風作浪了,嶽謙和袁彬留在了久米島上,而季鐸押運著三桅大船的貢船,準備前往舟山市舶司。
  他們很快就找到了那個溫水帶,這裏的海水溫度居然比周圍高了十五度以上!
  從駛入這條溫水帶之後,舟師立刻就察覺到了船舶偏離了航向,有壹股向北的推力在船舶之下,發揮著作用。
  而且正午時分,本該是藍色的海水之下,明顯帶上了壹種深褐色的海水顏色。
  如同壹股黑潮。
  這個顏色的差別很小,如果不是留心觀察,根本不會發現。
  “妳給我壹艘小船,是海中的河流!”舟師無比興奮的對著季鐸說道:“讓我去吧,給我壹條二桅船,我去看看這條河流的盡頭是哪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